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羅仕揚

【羅仕揚專欄】內循環對抗外循環?

        美國總統寶座的爭奪戰,遠不及選前的民調或市場預期般激烈,侵侵勝選雖然早已是預期之內,但如此壓倒性、毫無懸念地贏得所有搖擺州份,與4年前戰至最後一刻、鹿死誰手的對壘,實在大相逕庭。

        早在選戰之前,Trump Trade再度成為熱門關鍵詞。媒體紛紛劃分特朗普執政後的潛在利好資產,不外乎Bitcoin、Tesla、Trump自己的媒體股、金融股及傳統石油能源股。侵侵勝選後,美股確實受帶動向好,Bitcoin及Tesla亦水漲船高,不過大戶真的等待選戰結束後才出手追貨?當然不是,投行又好、基金又好,誰不在大選前、甚至是半年前已做好相關配置?等待特朗普勝選才來追的錢,散戶居多,雖然未止於會被割韭菜,但有否買貴買錯,誰說得準?

        共和黨遠比民主黨親近商界,這是市場共識,亦是事實。共和黨人出身自商界背景較多,愛講資本講金錢,相對較多法律背景出身的民主黨人,愛講理想講共融,數十年以來一直構成充滿平衡感的對立。對於本港投行職員的最大切膚感,當然是在奧巴馬年代,幾乎每隔一兩個月就有大型銀行被罰款,而且是屢破銀碼紀錄的罰款,銀行盈利在扣除營運成本及罰款後一步步下移,最終影響到各同事行家的年尾花紅。侵侵首次執政後,銀行罰金全面消失,誰想到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美國選戰,竟會影響到南中國海某小海港某幢商廈某職員的收入?

        特朗普的政綱主旋律,不外乎美國優先、去全球化、氣候變化是騙局。基於以上的思維,息口的走勢或會成為關鍵。經濟先行,作為商家的特朗普,豈會不愛低息環境?聯儲局自今年進入減息周期後,因應通脹放緩而繼續減息,似乎是大勢所趨,不過美債息率在選戰過後卻不升反跌,卻反映資金看法與預想的不一致。對聯儲局來說,通脹是決定息口走勢的指標;但對特朗普來說,息口走勢需要對經濟負責,要經濟好,一定要低息,讓企業投資成本減低。這是一個主導權的逆位思維:息口不應該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是由息口去改變其他因素。

        加徵關稅、發動貿易戰、嚴打非法移民,以上這些,侵侵在上一任年期全部都做過,但結果卻不一定利好美國商家,只因加徵關稅後的中國商品,成本價格或許依然比Made In US低,未見得美國用家或會因此轉投本土產物,亦有可能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上。中國企業亦有很多方法避關稅,只要將廠房遷移到東南亞,關稅問題亦算迎刃而解。打擊非法移民亦是雙面刃,勞動密集形的企業會否轉聘本土美國人,本身已經是疑問,就算肯請,工資成本肯定直線攀升,造成的潛在後果就是通脹反彈。若通脹依然是聯儲局考慮息口走勢的主要因素,明年的減息幅度及速度,或許會不如預期。

        事實上,侵侵對上一次執政期間,美股走勢不錯,令人憧憬美股今後亦可繼續強勢,但別忘了大家說的是「繼續強勢」,即美股在拜登執政期間,表現其實不俗,任內美股指數持續破頂。當然在侵侵執政下,不排除股市表現會更好,但民主又好共和又好,以趨勢來畫一條線,美股無論在特朗普或拜登執政下,股市表現亦非常理想,不存在某人上場就會不利股市的對立論。

        特朗普雖然不信全球暖化或氣候改變等議題,不過不代表相關股份就會跌。縱使侵侵在上次執政時曾退出巴黎協定,市場亦預期不久他亦會再度遞表退會,但新能源股在上輪侵時代,表現其實極理想,相反近幾年ESG議題更廣泛地提倡,不過空有理想而不能變現,成為了板塊的致命傷。即使在民主黨「以愛發電」的加持下,新能源股在拜登執政下,表現遠不如侵時代,大量ESG基金表現仆直,亦是在過去幾年發生。可以預期,ESG股在新一輪的侵時代表現繼續難有起色,但問題不在於侵侵不支持,而是本身這些股份部分「質地」麻麻,甚至根本未有盈利能力,再跌亦只是延續拜登時代的弱勢。

        貿易戰重臨,中國企業特別是製造業面對的挑戰肯定會增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內循環」肯定會捲土重來。「內循環」是習大大在新冠疫情初期已提出的思想,簡單來說就是促進內需,去填補外貿失去的經濟份額,減低對出口的依賴。疫情期間,中國幾近鎖國,民眾有錢也沒有地方花掉,加上電子商貿及帶貨等的盛行,最終流入國內消費市場的份額肯定有所增加。然而重新連接世界後,內地人紛紛外遊,選擇多了,也自然不甘於將錢只花在國內。疫後的消費比疫情期間更差,這不單是香港,在內地也有發生。

        再加上經濟真的進入調整期,企業盈利下跌,民眾有錢也寧願先儲起來,消費能力減弱,中產或富人減低在中高檔產品的消費,消費降級成為現象級的模式,單單看雙11的哄動率大不如前,已經從小事可以窺望到整個大形勢。執行力較高的消費業管理層,或會增加旗下中低檔產品,切合消費降級的需要;又或縮減人手及成本,或更廣泛地將商品放上電商或自營平台銷售。這些雖然未必能改變到些甚麼,但總好過甚麼都不做,令情況變得更壞。

        侵侵離開4年後再回來,實現了一個「外循環」。內地要用自身的「內循環」,來抵禦外圍侵擾的「外循環」,就算抵禦得到,有所損耗,也許也是在所難免。

羅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