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時市民有多方面置業渠道,除了抽新居屋或購買私樓外,未補地價的居屋及公屋二手單位,可透過居屋第二市場出售予持綠表或「白居二」人士,由於這類物業一般獲政府擔保,而且按揭成數高,綠表人士按揭成數高達95%,對買家有一定幫助及吸引力。
據房委會資料,2024年首11個月,全港錄得4007宗居屋第二市場成交,涉資逾142億元,較2023年3270宗及132億元,分別增23%及7%。不過,這類物業由於設政府擔保期及低首期,多人爭之下,樓價或被搶高。以2023及2024年為例,呎價1萬元以上的未補地價居屋成交,多達824及418宗,佔整體25%及10%,相信不少買家來自「公屋富戶」。
新一期居屋推售7132伙,共接獲10.6萬份申請,超額不足14倍,屬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新低。說穿了就是私人住宅樓價大幅回落,加上資助房屋轉讓限制多,居屋供應源源不絕,削弱一手居屋的吸引力。
筆者認為,為鼓勵有能力的市民向上流動,以及為免居屋第二市場樓價被推高,政府可研究能否讓居屋第二市場買家提供多一個置業渠道──「轉車買私樓」,即除了公營房屋外,亦可在政府擔保下轉購私樓,但只針對自用或首置人士。如果私樓也獲政府擔保,銀行將更積極,有助激活樓市。政府曾推出不同置業貸款計劃,於各個樓市低潮時期推動住屋需要,包括2003年推出的「置業資助貸款計劃」。政府在疫情期間亦曾推出「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支援中小企,但壞帳率逾一成,甚至有申請人「走數」。不過,若出現買家斷供情况,政府可收回物業出售。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