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廖偉強

廖偉強:納米樓確實有需求

標籤:廖偉強

【明報專訊】香港住宅長期供不應求,導致過去多年來樓價不斷上升,市民的負擔能力遠遠追不上樓價升幅,就算等待編配公營房屋的市民,都需要輪候超過5至10年,因此市場便衍生了很多劏房。住屋乃人的基本需要,在迫不得已下,都要找尋一些自己資金能力範圍可以應付的單位,亦因此形成香港劏房林立的情况。

至於一些收入比基層為高,但又說不上是富裕中產的市民,可能未有條件入住公營房屋,他們有些有能力的當然會買樓,餘下的唯有選擇租住房屋。發展商有見及此,便將貨就價去滿足這個階層的置業需求。

納米樓常被詬病為不健康的住屋環境,於是最近特首宣布於新一季政府賣地計劃中,首次引入規定最低面積的措施,據此將會把屯門一幅住宅用地規限興建面積不可小於280平方呎的單位,有關計劃只限政府推出的土地,私人重建的單位則不受限制。

較易上車 具市場價值

正所謂沒有需求便沒有供應,幾年前納米樓應運而生,很多人並不看好,認為只是短暫的需求,不足以形成市場,但實際情况卻不然,納米樓其實有很多支持者,每次有新供應均能被迅速消化,比大單位更易售出,可見樓價的確難以負擔,想擁有獨立私人空間的只能從納米樓入手。納米樓價格大多在800萬元以下,首置身分入市只需一成的首期,確實較易上車,形成納米樓有市場的價值。

筆者認為政府在未有足夠土地及單位供應、加上樓價高企,想市民享受更大居住空間是不切實際。只有土地供應充足,樓價返回更多人可負擔水平,發展商自然會增加單位面積,那時市民才能真正受惠。

利嘉閣地產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廖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