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廖偉強

廖偉強:樓價短期受困 壓力有增無減

標籤:

【明報專訊】近期樓市成交量從3月的高位中逐步放緩,樓價不振;但筆者並不認為利好樓市的因素就此消失,相反,利好因素其實多不勝數。例如中央陸續增加港澳自由行城市,增加更多旅客帶動消費,對香港的經濟流動必定產生積極作用。政府透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吸納各方人才,除了能補給香港勞動市場外,更必定帶來更多房屋需求。另外,家族辦公室數量更加如雨後春筍,對金融市場必定產生幫助。

撤銷樓市辣招,就更是一大利好因素,這不僅短期令市場亢奮,更重要是增加市場客源的多樣性。市場由以往大部分都是剛性需求的用家轉變至各類客源都有,撤辣明顯釋放了投資者及內地買家的購買力,他們都成了支撐香港樓市的一分子。

不過,縱有上述利好因素,樓價在短期內似乎仍無可避免要面對下行壓力,皆因短期而言,利淡因素也不少。其中,最首要的問題就是新盤的積存量。目前,發展商庫存量不斷增加,為了「散貨」,減價是必須的,而減價的結果必定是搶佔了二手市場客源,以及令二手業主進一步受壓,叫價難以「企硬」。減息步伐不似預期,商業資金面對高息壓力,香港很多生意人持有各類型物業,這幾年除了面對樓價下跌,身家縮水外,更重要是商業利息增加了不少。在生意不足下,還要付上高息去營運,支撐不住的老闆,就需要大幅減價沽售物業來補貼或減輕負擔。

至於置業者,供款壓力也不輕,這幾年很多市民突然增加了供樓成本。另外,由於銀行收縮借貸,無論樓市還是做生意,缺水下自然難有起色。既然上述問題在短期內仍然困擾香港樓市,筆者估計,整體樓價在這段期間,還有機會下跌約5%。

利嘉閣地產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廖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