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ed by:WAW Creation】近年香港和新加坡經常被營造為競爭對手,不少人將兩地作比較,我身為長年在香港工作的新加坡人,有種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覺,誰勝誰負不重要,希望良性競爭可以令亞洲兩大城市不斷進步。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要說香港和新加坡的相似之處,在我眼中,必然是如坐火箭的樓價。以往兩地樓價大有距離,但過去一年,香港樓價回落,新加坡樓價則持續增長,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數據,去年私人住宅價格上升8.4%,將香港和新加坡的樓價差距拉近些少,但相差仍至少有四至五成,這對投資者來說有甚麼啟示﹖
先分享身邊朋友的獨特見解,新加坡政府為壓抑樓市,不斷為「辣招」加辣,對海外投資者最大影響的是首置額外買家印花稅由15%增至30%。不過升級辣招似乎敵不過投資者的如意算盤,一些來自中國內地的朋友近年因工作關係長居新加坡,按照樓市政策,新加坡永久居民的首置樓額外買家印花稅只是5%;以往很多移居新加坡的海外買家會留待獲得永久居民身份後才置業,但近年有朋友急不及待入市,我問他們為何不等多幾年慳一筆花稅,原來他們擔心幾年後的樓價升幅比30%的稅率更高!
經歷三年疫情,世界在表面上暫停或放慢了腳步,其實更多人趁這段時間思考當前的社會和經濟形勢,重新調整投資甚至人生方向。近兩年香港人專注研究英國樓,新加坡人開始活躍於日本物業市場,而內地人則湧入新加坡市場。事實上,近年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引發通脹、貨幣貶值等問題,反觀新加坡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據報去年有多達五百間中國公司將總部遷往新加坡或在新加坡登記,以避開政治風險。與此同時,新加坡物業亦深受各地投資者歡迎,因「坡紙」抗跌力強,匯率穩定,那怕樓價持續上升,投資者的心態是不怕買得貴,最怕是有錢都買不到,所以辣招再辣,仍吸引大批追隨者。
作為新加坡人,有朋友想買新加坡樓,我必然成為顧問。我揀樓盤出名挑剔、嚴格、要求高,對英國、日本、泰國樓尚且如此,何況在自己地頭﹖
買新加坡樓,首選買可攻、租可守的傳統豪宅區,位於市中心第十區的高質地段荷蘭村(Holland Village),是非常受年輕人和外國人歡迎的品味社區。據說此區最初由荷蘭裔人士建立,保留了很多充滿歐陸色彩的歷史建築,近年區內增加不少文化及生活配套,包括新型住宅、食肆、商舖、消閒及娛樂設施等,加上交通方便,由荷蘭村地鐵站到烏節路只需十分鐘左右,大受中產人士和外籍家庭追捧。
目前荷蘭村最新的大型屋苑項目,兩房單位由坡紙210萬起,可承造最高七成按揭。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和美國之間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美國公民於新加坡買樓享有等同當地公民的待遇,換言之,如果你持有美國護照,買新加坡樓可以慳30%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