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政治環境突變,不同行業的專業團體都陸續被清剿,例如擁有48年歷史的教協,早前已宣布解散;香港金融圈一定利字當頭,少談政治,理論上影響較小,不過會計師公會亦面臨危機。早前財務匯報局開聲要收回發牌同非上市公司審核監察權,意味公會將徹底變成聯誼會。筆者聽聞,公會近期就積極調查同處分一大堆陳年舊案,業界就估計,公會此舉可能係想用這堆「戰績」拗數,結果殃及一眾會員。
筆者不同範疇的會計師朋友,不少近期都收到會計師公會的調查通知,要求五花八門,例如要求交出某某公司的審計資料、見面談及之前的審計工作。有在中小行任合伙人的朋友說,公會早前突然來信調查一些「陳年舊case」,要求交出底稿等資料,然後笑笑口話要搵返都要花點時間。
更甚者,筆者有朋友已離開會計行業多年,轉職到其他金融相關範疇,近期也有因為其他監管事項,突然被公會通知「違反專業操守」而被罰款。他坦言事件不屬違規事項,早已與其他監管機構達成協議及處分,公會事隔多時近日突然插手罰款。
有業界朋友認為,會計師公會突然積極翻舊帳,與財匯局早前宣布擬進一步收回權力有關,「𠵱家跑番多啲數,用嚟同財匯局講:嗱我好落力執法㗎!」他說,聽聞現時公會仍然希望與港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拗數,希望政府先作諮詢再實行,再從建議方案着手「減辣」,爭取為公會保留一定權力。
其實早在財庫局及財匯局唱雙簧,宣布擬收回發牌同非上市公司審核監察權時,筆者不少金融圈朋友都覺得屬正常發展,事關近年政府方向都是將行業監管權收回,由獨立機構負責監管,例如2015年成立保監局便是一例;坊間甚至有說法指出,會計師公會不應該「自己人查自己人」,認為會構成利益衝突。
筆者身邊有不少會計界朋友,公會多年來工作是否做得無懈可擊?大家心中有數;要說是「自己人查自己人」,香港警隊便是自己人查自己人,有人大聲疾呼有問題嗎?權歸財匯局,糾結一輪,筆者覺得由獨立監管機構監管專業界別固是大勢所趨,但問題公司無數,財匯局至今高調宣布調查的3家上市公司中,一家叫康宏,它的對頭人是前高官馬時亨;一家叫壹傳媒(0282),更不用多說。會計師們,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