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二手放大鏡

環宇海灣交投穩 實呎維持1.3萬

【明報專訊】荃灣環宇海灣樓齡較新,呎價向來亦較低水,二手交投量穩定,屋苑本月首12日錄約3宗二手買賣成交,平均成交實呎維持在1.3萬餘元水平,其中更有月前「撈底」入市銀主盤的投資者,持貨僅一個多月就將單位再度轉手,料實賺56萬元,為「撤辣」以來市場鮮有、持貨期相當短的獲利成交個案。

明報記者 歐陽慧恩

利嘉閣首席分區董事譚健偉指出,環宇海灣第5座中層D室,實用711方呎3房1套連工人房間隔,望荃灣市景,原業主今年4月底在拍賣場以720萬元向銀主購入,當時成交價較銀行估價低逾100萬元或一成,其後在成交期內已將單位放盤,叫價820萬元,至近日單位正式成交後,即以813萬元易手、實呎11,435元;原業主持貨僅約一個多月,帳面賺93萬元或13%,即使連使費計料仍賺逾56萬元或8%。

3房業主持貨個多月即沽售 料賺8%

中原分行經理關偉豪指出,將軍澳日出康城半新盤MALIBU,新錄第2A座極高層C室易手,屬實用454方呎兩房間隔、採開放式廚房設計,望內園景,新近以648萬元售出、實呎14,273元;原業主2018年以約830.2萬元一手購入,持貨6年,帳面蝕逾182萬元或22%,連使費料有可能實蝕約219萬元或26%。

MALIBU兩房業主料蝕26%離場

另代理消息指出,大埔白石角University Hill漾景閣第3座低層A3室,實用435方呎兩房間隔、連123方呎平台,以約655萬元沽出、實呎15,057元,料為屋苑首宗二手成交;資料顯示,原業主去年5月以約700萬元一手購入,並於5月才由發展商旗下公司承造按揭,即上會不足一個月,帳面蝕約45萬元或6%。

不過,發展商當時為買家提供最多樓價7%現金回贈,連同其他使費,相信實際蝕讓金額較帳面為少。

黃埔新邨兩房47年升值32倍

市區方面,中原分區營業經理袁顯岸表示,紅磡老牌屋苑黃埔新邨樂華樓低層6室,實用380方呎兩房間隔,連租約以415萬元成交、實呎10,921元,據悉新買家為長線投資者,在無睇樓下入市,上述單位現時月租約1.4萬元,料享約4厘租金回報率;原業主早於1977年僅以12.35萬元一手購入,持貨約47年,帳面大幅獲利402.65萬元或逾32倍。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二手放大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