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新股巡禮

微創醫療機器人協助手術

【明報專訊】近月新股市場出現的「B牌」熱潮(指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仍未完結。微創(0853)旗下的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下簡稱「微創機器人」)已通過上市聆訊,有機會展開招股活動。集團從事手術機器人研發製造,其中一項核心產品亦已獲批准註冊。不過要成功打進市場,或者要先和業內巨人:美資企業直覺外科(ISRG)的「達芬奇」系統「拗手瓜」。

撰文 旻晞

微創機器人顧名思義,是致力於設計、開發及商業化創新手術機器人,以協助外科醫生完成複雜的外科手術。集團的旗艦產品,包括「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蜻蜓眼」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均已被納入國家藥監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即通稱的「綠色通道」。其中,圖邁及鴻鵠已接近批准階段、而蜻蜓眼於今年6月更已獲得批准。

圖邁主要由一部人體工學外科醫生控制台、一輛擁有四個互動機械臂的患者側手推車以及一個三維高清影像系統組成。外科醫生可透過控制台觀看手術部位的三維影像,並通過控制機械臂操控患者體內的手術器械以進行手術。集團於今年6月獲國家藥監局接納圖邁在泌尿外科手術應用方面的註冊申請,並預期於明年第一季度取得註冊批准。集團亦計劃將圖邁的應用擴展至婦科、胸科及普外科手術。

一項核心產品已獲批准註冊

蜻蜓眼則是為檢查腹部、胸腔及骨盆區等器官而設計的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其通過細微切口插入腹壁,並在探查時沿途收集影像。至於鴻鵠是專為關節置換手術而設計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當前,集團研發主要集中於全膝關節置換術(即TKA)中的應用,該手術用於去除膝關節表面的受損軟骨及骨骼,並以人工植入物取代。

與傳統微創傷手術(即MIS),或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機器人輔助MIS可實現更高的成功率、更小的傷口、更低的出血量及更短的術後恢復周期。機器人輔助手術亦能減輕外科醫生的體力負擔。可以想像,日劇韓劇中經常出現的外科醫生因緊張而雙手顫抖不能繼續手術的「名場面」亦可避免。

中國手術機器人滲透率非常低

相對於海外市場,手術機器人於中國市場的滲透率仍非常低、應用領域亦只集中於腔鏡及主要應用於關節置換領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下簡稱「資料」),截至去年底,中國僅已安裝189台腔鏡及17台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而去年,中國分別有約0.5%及少於0.1%的腔鏡及關節置換手術為機器人輔助手術,相對美國已安裝3727台腔鏡及1060台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同年進行手術計滲透率分別達13.3%及7.6%,可見中國手術機器人僅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增長空間龐大。資料顯示,預計中國每年進行的機器人手術數量將由2020年的4.73萬宗,增至2026年的68萬宗,增長13.4倍;手術滲透率由0.5%增長至3%(見圖)。

市場發展空間雖大,但微創機器人目前的主要難關,是如何挑戰目前「業內巨人」,美國企業直覺外科旗下的「達芬奇Si/Xi」手術系統。達芬奇是全球手術機器人業內的領頭羊,同時根據資料顯示,在中國市場,亦是目前僅有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註冊的腔鏡手術機器人(早於2011年獲批)、其餘三家能提供同類型產品的公司當中,微創機器人已完成註冊臨牀試驗,屬較為領先,餘下兩家仍在臨牀試驗階段。

微創機器人亦明白旗下產品主要競爭者非達芬奇莫屬,故招股文件中亦特別指出,根據臨牀試驗所展示,旗下圖邁的主要有效性終點結果不遜於達芬奇Si,且幾乎所有次要有效性終點均無統計學顯著差異;同時集團亦指出,即使達芬奇「贏在起跑線」,但目前內地腔鏡手術機人在中國所有三級醫院(屬內地最高級別醫院,指能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學、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中的安裝比例僅不足10%,換句話說,仍有大量三級醫院未有安裝手術機器人系統,且還未提二級、甚至一級醫院,這自然成為集團首要爭取的「藍海市場」。

美企「達芬奇系列」主要競爭對手

雖然集團信心滿盈,但進入市場時間和直覺外科有着至少10年的落後,要追上亦不是易事,尤其於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積累手術次數、相關臨牀數據、經驗、外科醫生對系統的熟習程度,圖邁要急起直追實在需要時間。舉例說,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早已經將應用範圍拓展至婦科、胸科、以及普外科等方面;而如上文所指圖邁在相關範疇應用,仍停留在制定臨牀試驗階段。故可以預期,微創機器人不單要與達分奇競爭,可能最重要的還是爭分奪秒,與時間競賽。

高瓴易方達凱利貝霖為機構投資者

股東方面,截至最新資料顯示,微創持有集團54.6%,機構投資者方面,集團去年下半年共獲得3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A輪及B輪融資,先後引入高瓴、易方達基金、凱利貝霖投資等多名投資者,其中高瓴持股便接近8%。

而集團既身為B牌企業,截至目前為止仍未獲得盈利。過去兩年及今年上半年虧損分別達6980萬元、2.09億元、及2.42億元。虧損愈見擴大,主要是來自研發成本大增,同時集團去年開始籌建銷售團隊,亦令今年上半年銷售及營銷開支、及行政開支分別急升16倍及5倍。

[新股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