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薛偉傑

薛偉傑:概念空泛 心比天高 「元宇宙」難竟全功

【明報專訊】10月29日,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宣布,將該公司改名為Meta,即是「元宇宙」(Metaverse)中的「元」,並且將公司股票的交易代碼改為MVRS。連該公司總部前的大拇指背景板也被撤下,換成了一個「無限」符號。事實上,在一眾「科網大佬」當中,朱克伯格對於「元宇宙」最為激進和熱中,早已將Facebook定義為元宇宙公司,並在各種場合鼓吹「元宇宙」。由於該公司的影響力,即使大部分人對於「元宇宙」的概念都未有共識,但中美兩國的資本市場就已經將它炒熱。

中美兩國資本熱炒

今年3月,遊戲公司Roblox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上市當日股價就上漲了50%。隨後幾個交易日,其市值更一度突破500億美元,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據媒體報道,在Roblox的遊戲平台上,每個用戶都擁有自己的數位身分進行社交,甚至在平台上獲得的Robux貨幣還可以轉換成真實貨幣。此外,Roblox還支援VR設備,增強用戶的沉浸感。由於這些都被認為是「元宇宙」的部分要素,因而引來資本追捧。在內地,字節跳動亦向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碼乾坤」投資接近1億元人民幣。後者在2018年才成立,擁有與Roblox概念相似的青少年創造社交平台《重啓世界》。8月底,字節跳動再以90億元人民幣,高價收購內地初創公司Pico,後者主要從事「VR一體機」的研發和銷售。

至於Facebook和朱克伯格本人,就更不在話下。今年7月份,朱克伯格宣稱將在5年內打造一間元宇宙公司。9月份,Facebook又將掌管AR/VR業務的負責人提拔為首席技術官;10月份,Facebook更聲言,計劃未來5年內在歐盟僱用1萬名員工,來推動建立「元宇宙」。

但問題是,到底什麼才是「元宇宙」?恐怕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其中一些主流解讀是,「元宇宙」有八大標籤,分別是:身分、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技術方面則涵蓋VR/AR、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幾乎是集各家大成,盡擁天下兵器。其中,尤其強調虛擬空間的沉浸感和真假難分,以及與現實的交互。例如,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工作、賺取虛擬貨幣,可拿到現實生活使用等。在現實世界,資源和空間有很多限制,但「元宇宙」概念主打的其中一個賣點就是,在虛擬世界,資源和空間理論上不受限制,參與經濟迴圈的成員,可以無限地擴張,而每人的資源不會因此而被分薄。

總之,極力唱好者認為,若「元宇宙」建成,人們將可以在這個虛擬世界內做到大部分事情(包括社交、工作),滿足任何願望,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幾乎不用回到現實世界。屆時人們花在「元宇宙」的時間,將會比在現實世界還要多。無可否認,某程度上,這個虛擬大餅描繪得相當理想化和引人入勝,尤其是在資源和空間無限方面。但筆者傾向認為,「元宇宙」概念還是過分空泛模糊,而技術上也遠未成熟。

以最基本的VR眼鏡或VR頭罩為例,現時的體驗也遠未到理想水平,其滲透率亦和個人電腦或智能手機相差很遠。效果較好的VR硬件,多數還是有線的,無線的效果卻又較差。其實,「元宇宙」概念主打的賣點還是VR/AR,其他的都只是配套,圍繞它出現而已。對於「元宇宙」,蘋果行政總裁庫克就理性得多。庫克強調,他會遠離這些流行辭彙,而且更願意稱「元宇宙」為AR。

基本上仍是圍繞VR畫餅

說到底,VR概念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炒一次。早在1994年左右,那時大部分人還在使用486電腦,連Pentium也未普及;互聯網更加不用說,即使有上網的家庭也是用Modem。但那時,已經有些公司唱好VR遊戲甚至Cybersex。這裏所說的Cybersex,可不是使用矽膠娃娃,而是用戶在頭上和重要器官上帶上VR硬件之後,就可以真假難分地幹一遍。

到今天,處理器性能已增強了多少倍,記憶體容量增大了多少倍,上網已用到光纖和5G了,試問Cybersex技術有否成熟和真正普及?如果真的成熟,相信某些名人也未必要冒險去嫖妓。又好像虛擬主播和虛擬藝人,已說了超過20年,每隔幾年就炒一次,但到今天,還不是停留在小眾玩意?

筆者相信,理想中的「元宇宙」在8至10年內也很難真正建成。除了概念空泛和不完整,技術不成熟之外,即使是虛擬的資源和內容,也需要很多時間來建立,但消耗卻非常快。當然,當中某些板塊可能會較容易實現。例如,讓歌迷帶上VR眼鏡,來看一場全息影像(Holographic Display)的虛擬鄧麗君演唱會,現時的技術其實已經與現實相距不遠。

明報記者 薛偉傑

[薛偉傑 科技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