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薛偉傑

薛偉傑:智能手機商魅族 遭吉利「收編」無路可揀?

【明報專訊】據多家內地媒體近日報道,已傳聞多時的吉利汽車(0175)關連公司收購智能手機供應商「魅族」交易已經塵埃落定,進入交收階段。雖然雙方對於媒體報道繼續表示「暫時不作評論」,但市場人士估計其可信性相當高。一般認為,對於雙方來說,這宗交易是各取所需,但筆者認為,這也只是「揀無可揀」的選擇,尤其是對連年虧蝕、早已陷於邊緣化危機和奄奄一息的魅族來說。

吉利計劃收購魅族一事,最早是在4個月前傳出。當時,內地媒體《財經》記者指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吉利的關連公司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正與魅族接觸,洽談收購事宜,而且已經進入了盡職審查階段。當時吉利方面表示「不予置評」,魅族則回覆「多謝關心」,基本上似已默認。

吉利轉型緩慢 需補齊軟件短板

根據「天眼查」資料,星紀時代科技成立於2021年9月,經營範圍包括移動終端設備製造、衛星移動通訊終端製造、5G通訊技術服務等。而吉利汽車創辦人李書福的直接和間接持股比例為57.85%,主要透過個人持有。

雖然表面上,這似乎是李書福透過私人公司收購魅族,但由於李書福本身就是吉利創辦人兼董事長,難免令人感覺這宗收購和吉利無關。

事實上,早在1997年就成立吉利,算得上是內地老牌知名車企,但在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卻顯得失色,近年甚至因此而出現盈利倒退。

當吉利在2015宣布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時,李書福原來的計劃,是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車銷量佔總體銷量的90%以上。但據內地媒體報道,吉利汽車現時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體銷量還不到5%,遠遠低於李書福當年的預期,甚至還不到內地汽車生產商的平均值12%的一半。

單計造車技術來說,吉利未必不及那些專攻新能源汽車的內地「造車新勢力」。但除了定位最低端的「國民電動車」之外,新能源汽車基本上也就是智能汽車,在手機和汽車軟件協同方面,吉利顯得有些不足,所以才需要透過收購魅族來彌補。

魅族曾是「粉絲經濟」鼻祖

至於魅族也曾經有過一段高光時刻,但近幾年已淪為小眾品牌。魅族由黃章創辦,在2003年成立於珠海,初期主要研發優質的MP4產品。當時黃章已經擅於運用互聯網來「圈粉」。2007年,魅族轉向研發智能手機,是國內最老牌的智能手機生產商之一。

2009年,魅族推出國內第一款觸屏智能手機M8,在短短5個月就創造出5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對於當時仍然是山寨機林立的內地手機市場來說,這有如平地一聲雷。也因此,魅族一度被冠以「國產iPhone」的綽號。

而且,在內地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初期,魅族自行開發界面FlymeOS、頻密更新、飢餓營銷和粉絲經濟等等手段,也確實領先內地的同行。筆者認為,說小米(1810)成立初期的營銷手段曾經向魅族「參考」,也絕不為過。

事實上,不少內地媒體均曾指出,小米創辦人雷軍其實也曾經是魅族的粉絲。話說在2009年時,雷軍當時也曾對M8讚不絕口,經常在聚餐場合掏出M8向別人講解。那時雷軍剛從金山CEO的位置上退下來,因為套現了大筆資金,正在尋找下一個創業機會。

當年雷軍和黃章是十分投契,兩人還在黃章的辦公室討論過不少有關手機的事情。期間還傳出雷軍有意入股魅族,以及黃章曾考慮邀請雷軍擔任CEO等消息。但由於魅族一直是黃章的個人企業關係,對於外界投資,他的戒心很大。當黃章仍然猶疑不決的時候,雷軍已經決定自行成立小米。隨着小米研發出MIUI系統,兩人也迅即反目成仇。

之後,小米的飢餓營銷和粉絲經濟手段,也青出於藍勝於藍,魅族和小米也就此消彼長。

由於產品戰略錯誤、資本和產量偏小、與高通交惡,黃章本人又數度引退和復出等一系列問題,魅族錯過了智能手機市場的黃金時期,反而步向衰落。

2015年2月,魅族獲阿里投資5.9億美元,以及海通開元基金投資6000萬美元,一共獲得6.5億美元的投資。這也是魅族首次引入戰略投資,一度帶來希望。

市佔率只剩0.1% 急需輸血續命

但魅族之後可能受阿里影響,一改作風,打出「機海戰術」,雖然2015年至2017年間每年的智能手機銷量達到2000萬部上下,但卻是靠十餘款手機催谷出來,實際上虧蝕是有增無減。據內媒報道,到2021年1月底,魅族在內地的市佔率已下跌至0.1%。對於魅族來說,在奄奄一息、急需輸血續命之際被吉利收購,已可說是最好的歸宿,實際上可能也沒有其他選擇。

不過,魅族始終擁有一定的高端手機基因和軟件開發能力。2020年底,魅族發表了智能家居品牌Lipro,並在2021年更新了它的Flyme OS系統,可以用語音助手Aicy來控制智能家居。

對於實現車機協同、萬物互聯等目標,魅族仍然可以協助吉利節省一些時間。但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估計魅族未曾涉足,相信吉利仍需要借助百度等。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薛偉傑 科技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