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久利生

【久利生專欄】港運動員要靠自己企喺中間啦

可能是近代最多人透過電視觀賞的奧運會,最終香港隊獲史上最佳的一金兩銀三銅,實在可喜可賀。一世太短、三年太長,巴黎接棒主辦奧運,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國際新聞視覺上,由一年前黎巴嫩港口氣爆,跳後到為巴黎接棒主辦奧運。當然,美斯應該不用等三年。

香港運動員真係好勁。商場直播加消費券加零確診,無疑是跟著全港造勢運動走,傳媒無辦法下配合於是放大了全城齊心撐奧運(同抗疫),終於收到「溝針」的官方初步預期效果。

特首選擇到大台(以為會負負得正?)同李慧詩re-connect,還特地穿上幫其自備的正確制服,支持香港本地運動員,卻一時間連接不上,或許是反映運動界真正選委的民意 - 要好好愛惜自己,潛台詞是運動員也要有訓練的自由自由自由。何不走到就近商場聽港隊取獎牌時播國歌順道聽取民意?

有本地(特別是接近體育界)評論認為今後發展較為樂觀,指政府帶頭加快上馬,商業機構又一如以往地支持。但筆者看法始終較有保留,商界是會以CSR名義支援運動員,但生意人就是生意人,而後生仔始終都是後生仔,當年可口可樂都有青少年足球計劃,而今C朗都叫人戒飲啦(改送李慧詩?)。雖則大環境表面上仍可藉此做贊助,但這個氣候、時勢也能識趣地可加可減,而非一定有增無減。

本欄當然亦希望, 往後奧運香港隊有獎碑是新常態。但支持運動員不是早十幾廿年前本地研發(未有初創、天使輪、眾籌之類)的政府不支持就是最大支持,的確需要官方提供資源。唯恐「運動之都」訓練場館變成北京鳥巢大白象,體育硬件分分鐘變成運動圖騰。伍家朗事件有奧運光環都未至於運動員完全先行,今後還要靠體(育建)制量化寬鬆撥款?體院也可以解散正統化為體辦、體聯之類。

依筆者看法,本港運動員的處境依然是較為被動,有錢有選擇,同做藝員一樣,計下機會成本,其實可以好極端 - 有錢就劍擊、騎馬、高球;無就其他香港傳統基層強項主打,這樣講當然好膚淺兼傷感情,但貧窮限制想像力及先天接觸、後天選定的體育項目,無本錢搞K-11就去做7-11囉。

雖然運動員轉全職的條件都較以往優厚,但外面的競爭水平也愈來愈高, 而且很快( 單車場地爭先賽,不過兩年金銀銅便已互換名次)。教練團隊肯定要再國際化,運動員大可亦理應「在商言商」,何妨用成績來堆砌,睇KPI跑數,操練熱身當出roadshow、做demo,當成是growth team便對了。

不知是幸或不幸,伍家朗事件發生太早,但未至於破壞香港隊整體發揮,香港人總算扳回去了; 香港運動員不論贏輸也給出各方想要的答案。雖然有云政府眼見形勢大好(所以連公關公司都炒埋?),「支持體育發展」,要求「代表香港人」發言,運動員都要請定公關。

如是者其實都幾可悲,運動員sell實力真性情,IG開live、商業活動發言都被迫表態而又明知會被解讀。一於私利行先、以運動員為本位,「我最要多謝的是我自己」,真的,或搵體壇花姐、學Mirror同Error咁走位都ok,好過成為像奧運選手村的condom。

至於今屆奧運繼歐洲國家盃後再次半爆跑出的意大利,表現可圈可點,體育GDP急彈但經濟內循環脫軌,上季意甲冠軍國際米蘭近乎「散班」,忽然間財政轉差得可以,突顯疫情對球會財政的影響,來季很可能是本土青年班上位的一年,甚至很快淨輸出,似德國但財政紀律相去甚遠;而轉會市場計,都是英超最夠看頭。

倒敍再講下電視台表現,今次開電視回歸「亞視嚟嘅喂」大型體育節目慣性口碑,正正經經無洗底藝人出鏡(醜)其實已贏一半,儘管大台已收起荷蘭叻同153;viuTV聰明地無全靠造星而走輕巧清新格局,等轉頭英超、西甲開波恢復慣性收視。

最後的最後,冇寫一排Bitcoin,幾個月前先後兩篇提過,講30k有權試底,算值博,之後幾經槓桿友翻來覆去才有驚無險終上45k。來! 與香港運動員一起加油。

久利生

其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