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久利生

【久利生專欄】香港IT狗「未來廿年好關鍵」

「但我話畀你聽,香港創科欠缺嘅,從來都唔係咩技術,因為最好嘅技術,我哋二十年前已經擁有過。」華燈3遲遲未初上,梅艷芳又變1拆5,趁農曆年長假在家便首播《IT狗》,一口氣睇完,相當不俗,用視評語言是劇本紮實(AI George的由來與AI Moby的「對決」),有佳句也有佳章。

「我哋一定可以追返失去咗嗰20年,去搵返一個真正屬於我哋自己嘅未來。」雖然台詞其實都相當大台理論,同「人生有幾多個10年」可謂金句式異曲同工。植入曾俊華無錯是「編、導、演、商」識玩,但想深一層卻頗為諷刺。

曾俊華正是在廿年前出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當年可能沒什麼初創概念,但怎看他都是整個政府中「最接近」的一位決策官員(前任是唐英年,後來者有王永平、劉吳惠蘭),話香港創科發展迷失了廿年,即是說一開始已經是「你個政策壞咗呀」,也體現於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之都市傳說。當然沒人有水晶球,八達通仍舊是八達通,「創新及科技局」如今也改組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但據講曾俊華當時對「再工業化」的建議頗不以為然,反而是後來在位財爺時才大談高端科技、智能製造。

筆者身邊有成功創業的IoT朋友分享其觀後感,直言很多《IT狗》入面、外界認為是好荒謬的劇情,「其實係好真實,真實到血淋淋、好得人驚」,而其打大佬過程「比想像中難,也比想像中易,actually 難以想像 。」而正所謂The city is dying,阿信都會認同車公媚奧不如去媚灶,「真正令到呢個城巿停滯不前嘅,亦都唔係你所講嘅無知或者短視,而係我哋對香港創科已經失去咗信任。 」

據本欄觀察所得,近兩年在疫情下,不少初創早期確實是「有危有機」,受惠數碼化加快轉型,但久而久之,隨著整體經濟再回軟,抗疫政策混亂,中小微企面對供需波動而支出(包括人力成本)在短時間內急增,例如步兵車隊送貨快而糧期短,企業導致周轉不靈。在前景如此難以預判的情況下,主動被動地都已催促了初創的成長周期。個數據港真遠,但作為本地accelerators及incubators,近幾年都叫做有貨交。阿里巴巴及滙豐 Jumpstarter,加上新世界第三代Eureka Nova,都算是有聲有色。

數碼港有份領投的GOGOX近期通過上市聆訊,雖然聲勢好像有點兒不及科學園的商湯,但計劃集資都有39億,指合併的同城物流處於初期階段,公司亦進行大量投資以推動業務增長,因此預計未來兩年仍將繼續產生虧損。而碰巧日前CALL4VAN趁IT狗熱播開post,指「都有同投資者洽商,不過因為我哋冇exit plan,而係諗點樣改善司機經營環境,多過諗點樣壟斷市場同賣盤上市。」又意有所指「咁啱我哋個logo係黃色,對手嘅logo係藍色。」頓時令本港IT初創界都有些花生。

公司出路可能不到自己決定,本地IT人的「後路」其實卻有很多,而且也可以很一窩蜂?舉例早十年八載可能是不斷寫手機App,如今足以吸引他們的job是寫Algo炒幣、做DAO,甚至可以轉slash做下編程導師。再進一萬步,若論移民transferable skills,IT人的牌面其實一點也不弱,凝望那天高地廣,好像北美市場對IT行業便求才若渴,不少公司仍面對dated legacy問題,做IT的,前途何其遼闊空曠。

再宏觀、長遠些看,better tomorrow,元宇宙web3.0的虛擬世界概念迅速崛起,追求輕薄、長效、浸沉(非女性用品廣告)的用戶體驗,而且似乎無分東西,好像NFT(非同質化代幣)早成為投資市場追捧對象。中國科網龍頭亦有部署,騰訊最近更新了多個產品及項目,旗下事業群積極參與NFT。新一期《經濟學人》也有文章探討,元宇宙將會是另一個科技戰的兵家必爭之地,中概肯定不會缺席,尤其是騰訊已有網遊的先天優勢,何妨來個後發先至。但當然也要符合這很多監管的要求,以及懂得如何有系統地管理的人,而這些也會影響「有中國特色的元宇宙」(共宇宙?)的形成 - 總言之,a virtual certainty,未來IT肯定要人。

去年Netflix也有一套韓劇Start-up,又是講創業,故事劇情與《IT狗》有幾分相似,當然場景拍法更真更高明,但又親情加愛情更狗血些。雖然據網友分析,《IT狗》如果放在大台拍攝會變成《IT情緣》或《IT有情人》,但估計到了第二季,無論如何阿信同開開最終都會虛擬槍戰爭蒙玲吧。這股熱潮如果能夠持續,再引用近兩年防疫專家的理論,本欄夠膽講一句,香港的IT發展,「未來廿年相當關鍵」!

久利生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