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寬頻(1310)發布公告,澄清有關中國移動可能收購的媒體報道,表示已收到對方提出無約束力建議,表示其可能提出現金收購要約。
雙方仍在討論包括出價在內的建議條款。但即使仍未有具體結果,公司股份卻在暫停買賣短短一日之後,已主動於11月20日「快速」復牌,讓股份繼續交易。
上市公司盡快對外通報股價敏感消息,態度正確,變相亦讓投資者自行定價。電訊固網如此重要戰略資產,莫非要借用市場力量,逼中國移動「加甜」提價乎?
根據彭博引述消息指,中國移動願意以每股最少5港元,向香港寬頻主要股東提出收購其持股,較香港寬頻停牌前收市價有16%溢價,推算香港寬頻估值逾65億元。
而且,中國移動已進行盡職審查,目前正與香港寬頻主要股東就收購價格進行談判。收購價格可能提高,但雙方並不確定會達成協議。
其實,市傳香港寬頻的主要股東包括私募基金MBK Partners和TPG,一直希望可以減持股份。若計及可換股債券,兩者目前是持有香港寬頻大約35%股份。
大摩指,停牌前買賣雙方都未有就此潛在交易發表評論。但要留意的是,如果這單交易真係成事,中國移動會否再作增持,以及屆時對應估值會是多少。
以上述報道所提及的潛在收購價,再按照大摩2025年的預測計,相當於股息率大約係6.8%,而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對EBITDA比率是8.3倍。
翻查資料,2017年8月,和電香港以近145億元出售固網電訊業務的HGC全部股權,作價相當企業價值對EBITDA的11倍,當時券商指屬good deal。
相比之下,似乎中國移動提出收購香港寬頻的作價不算吸引,至少應該接近high single digit的multiple?這或者亦解釋得到復牌後為何股價高開低走。
香港寬頻最初以現金加發行新股及承擔債務等方式,收購匯港電訊(前身九倉電訊),間接引入TPG及MBK Partners成為集團股東。
當時收購總代價為54.9 億元,加上要承提滙港的52.6 億元債務及持有的2.6 億元現金,一加一減下,淨收購規模達105 億元。
香港寬頻早前向分析員表明,在未來2至3年內,股息支付率或會維持在75%水平,以繼續保留現金來幫助改善資產負債表比率。股東由基金改為國企,派息政策又會否改動?
香港寬頻賣盤不是新鮮事,公司前幾年亦收到(易主後的)環球全域電訊(HGC)的收購意向,可理解為雙方背後的基金股東買、基金股東賣,惟最終因交易估值不符而未能成事。
其後MBK Partners和TPG又重新考慮出售香港寬頻的股權方案,曾經傳出獲中資股投資機構IDG探討可能作出,並已為收購融資做準備。
當時消息稱,所有潛在交易商討僅處於初步階段,其後香港寬頻指主要股東仍在評估多項潛在方案,包括出售部分股權、引入其他投資者,以及私有化等可能。
中國移動此次出手,剛好有主權基金級數的最優秀金融人才南下,資產要「收歸國有」又好合情,但前題是作價也要合理。基金不是請客食飯,而要埋單計數。
無論如何,如果併購是能夠引發作為投資機構的大股東對公司進行資本行動(corporate action),來個價值發現對股價也有好處,小股東也得益。
順帶一提,MBK Partners和TPG當年都曾經被傳合組財團,在入主香港寬頻後,再就收購和記環球電訊提出要約。最後HGC則落入私募基金I Squared Capital手中至今。
由此可見,多年來國際基金在香港電訊市場「彈出彈入」,都是基於投資回報的商業決定,這很平常。快樂蜂收購添好運可能也是這個道理,市場活躍是好,但不用無限放大到體現什麼香港是XX之都的宣傳口號。
久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