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ed by:WAW Creation】讀書識字。讀研究院上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課時,老師這樣考過我們:個人收入與其學歷、工作經驗、天賦等等有關(學界稱這條公式為Mincer equation),你認為哪個因素對收入影響最大?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同學都知道,老師當時研究教育回報與工資差異的關係。10%教育回報,市場上多讀一年書工資每年多賺一成。書中自有黃金屋,明顯地是有大量統計數據支持的。統計上最明顯,卻不等於對收入影響最大。這其實是容易想像的,多讀一年書工資每年多賺一成,擁有博士學位的我理應是打工皇帝吧?
現實世界中,打工皇帝當然不是我,而市場上收入差距之大,是讀一百年書亦解釋不到的。是的,讀書識字之外,影響收入的其他因素實在太重要了。識人,我認為是影響收入的其他因素之一。
最近,跟友人余家強父子談起我們各自的求學經驗。家強兄之後寫了篇《面皮薄與夠面子》的文章,並與讀者分享我提及在大學時的一段求學經驗:「Kevin忽爾提起自己當年讀科大卻往港大旁聽,結交張五常的經歷。我聽着感激,徐教授真視我兒子如子侄,教了最重要的 ── 年輕人切忌面皮薄,識人好過識字。」
從清水灣到薄扶林,在未有香港大學站的90年代是轉車再轉車的長途跋涉,為的除了是求知識,更是求思考方式。識人,是意外收穫。一次下課後,大教授問我周末是否有空,有的話可以到他家作客,認識一下芝加哥學派的佛利民。
因為識字,所以識人。因為識人,所以識更多字。因為識更多字,所以識更多人。根據我的經驗,識人與識字,從來不是替代品。唔識人,唔容易識字,因為識字需有好老師啟發,而老師就是人。識字的人,會更易識到好老師,於是識人與識字的關係從來都是相輔互補的。
因為識字,今年寫了《21世紀價值健康投資策略》一書。因為識人,余家強向他的讀者推介了拙作。這本書其中一個論點,就是長命多是讀書人:得一想二,相輔(complementarity)才是健康經濟學的核心價值。一加一大於二,想健康美麗,健康經濟學建議你找伴侶(另一種識人),更建議你尋知識。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亦有黃金屋。原來,書中還有萬壽菊。尋知識,讀書好的人除了姻緣好、收入好,還有身體好。長命多是讀書人,伴侶、財富、健康的三角經濟關係又是相輔相成、缺一不易。於是,如謝靈運曾云: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傳統四美難並;伴侶、財富、健康,還有知識,當代四美可俱。
近日,「識人好過識字」再度成為話題。褒識字貶識人,誤以為兩者是二取其中的替代品。識字好,識人亦好,Why Not Both?愈識字,識人的邊際回報便愈高;愈識人,識字的邊際回報亦愈高。懂經濟學的人知道,印刷術沒有取代老師,圖書館亦沒有取代老師,互聯網更沒有取代老師。想好好識字,就要好好識人。阿當史密說過:
Give me that which I want, and you shall have this which you want, is the meaning of every such offer; and it is in this manner that we obtain from one another the far greater part of those good offices which we stand in need of.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在沒有交易費用的市場,只要懂得價格,毋須識人,無形之手會有效安排資源分配。在交易費用可觀的市場,市場交易要識人,連學校識字亦要識人。識人,是一種投資,一種人力資本投資,一種提升識字回報的人力資本投資。
徐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