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證監會在5月初向業界發出通函,變相容許券商讓客戶以即時通訊工具落盤。正當證券界密鑼緊鼓籌備時,有銀行搶先推出此服務,應用在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總部在新加坡的星展已落實與當地一家初創企業合作,計劃本月內推出相關服務。有證券業界指出,無論從紀錄備存及便利交易等各方面,利用即時通訊工具下達交易指令,會愈來愈普及。
在進行了多個月的概念驗證後,早前星展落實與新加坡初創企業FinChat合作,利用FinChat的系統,讓私銀及財富管理的客戶可以透過WhatsApp或WeChat與其客戶關係經理聯絡,除了可以在這些即時通訊工具內下達交易指令,亦有望紀錄部分銷售過程,以增強合規管理及減少不必要的爭拗。
FinChat聯合創辦人翁漢昭(Bill Eng)及Arjun Singh接受本報訪問時稱,與星展的合作代表公司打通了銀行界,現時正與多家大型外資行進行概念驗證。另一方面,FinChat同時把目標放在香港龐大券商市場,本港600多家證券行都是其潛在客戶。
具體操作方面,銀行或券商首先要得到客戶書面同意,然後開設對話群組,群組內除了客戶及銷售人員外,亦需加入合規機器人。至於FinChat所提供的系統,能夠讓銀行或券商即時查看所有對話群組。系統亦提供搜尋引擎,讓銀行可以更準確地追溯員工與客戶的對話內容。而群組內的合規機器人,可即時監控對話是否有不合規的情况,符合監管當局「集中備存紀錄」及「合規監察」的要求。
雖然銀行界或搶先推出此服務,但證券業界亦正密切留意。證券商協會永遠名譽會長蔡思聰表示,使用即時通訊工具落盤有兩大好處,第一是避免出錯,因為以往常常出現客戶透過電話落盤時,因口音或背景嘈吵而發生錯誤;第二是有望增加交易,因為落盤變得更方便快捷,而且全天候也可以進行。
有中小型券商透露,公司正開發以WeChat接受落盤的應用程式,因為在內地,微信早已有落盤服務,券商只要在微信平台上開發一個小程序便可以為客戶落盤或改單,故WeChat版的做法亦類似,成本可以低至10多萬元。相反,WhatsApp目前未有容許讓第三方在平台上搭建其他程式,要做到不經人手讓客戶透過WhatsApp落盤,必須以外掛程式操作,技術上複雜得多,成本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