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上車成新生代成長的煩惱

【明報專訊】當土地供應的公眾諮詢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筆者猶記得特首去年上任後發表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最令一眾市民期待的就是「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首置盤」出售對象是居港滿7年的香港居民,以及從來沒有在香港置業,單身人士的月入上限為3.4萬元,兩人或以上家庭為6.8萬元。施政報告推出後,各界人士都有不同聲音,姑勿論這項新房屋政策最後可如何幫助年輕一代上車,但更令筆者深思的是,從何時開始,上車已變得那麼遙不可及?

人工升1倍 樓價升10倍

根據香港政府發表的統計圖片集,於1990年全港就業人士每月平均收入為8000元,對比較今日的香港就業人士每月平均收入的15,800多元,接近1倍的升幅看似很多,不過從前想置業卻比今天要容易得多。1990年時,全港住宅平均呎價大概是1,600元,一個實用面積500呎的單位售價是80萬元,首次置業九成按揭只需8萬元首期,以8000元月薪為例,每月把薪金三成儲起,不需要運用其他工具,只需要把錢存入銀行活期戶口,30多個月後,便有足夠資金應付首期。從前,置業上車對普羅大眾來說只要夠「慳」,不是一件難事,他們通常比較擔心的是供樓問題。

時至今日,雖則我們平均薪金較以往高,但在樓市高企下,平均呎價已經飈升逾10倍1.7萬元,以往一個500呎的單位由1990年80萬元飈升至850萬元。當樓價升幅遠高於薪金升幅時,再用以往的儲蓄方式,今天就實難以置業了。

1990年代大部分單位售價低於400萬元,首次置業人士更能以九成按揭上車,今天想買一個2房單位,普遍都是超過400萬甚至600萬元。 並且九成按揭已不適用,透過按揭保險計劃450萬或以上至600萬以下單位亦只能做到八成按揭,所以今時今日購買600萬以上單位最少需要四成首期。

善用「平均成本法」 並控制每月使費

按以往方法,每月把薪金三成儲起,不運用其他工具,則需要645個月才能夠有足夠資金支付首期,還要假設當你儲夠首期後樓價並沒有隨通脹再升。筆者曾在網上看過一段留言:「現今香港就好像是已經進行到一半的大富翁遊戲,年輕一代正是中途加入的玩家。」對此比喻,筆者十分有共鳴。上車靠父母幾乎已經是現今年輕一代的寫照,那如果沒有父蔭的年輕一代又能如何上車?

以下筆者會提供幾點意見作參考:

首先需養成儲蓄的習慣,單單只把錢存進銀行是不夠的,可以考慮以「平均成本法」投資股票或基金市場。「平均成本法」是指有紀律地定期(每月或每年)以固定金額投資,由於資產價格是流動的,所以投資者每次認購得到的單位數量都會不同。用此方式投資可減低單一時間投入的風險,亦有機會從中獲取較高的回報。當然投資者可尋求專業協助,先清楚理解投資的風險及自己購買的產品,再跟理財顧問定期檢討投資策略。

此外,節流也非常重要,每月控制使費,列明支出清單,清楚掌握自己財政狀况。將不必要的支出刪減,達到節流目的。例如減少出外用餐及暫時與家人同住。

上述兩種方法都是屬於開源節流,但如果事業上未能隨着時間穩步向上,其實幫助不大,真相是投資回報縱使能追上樓價升幅,每月控制使費,儲下人工七成,若人工只能以香港平均人工去計算,動輒20年才儲夠首期,但到時銀行的壓力測試也未能通過,因而上車夢碎。

因此,筆者認為時下年輕人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裝備自己,適當運用手上有限的資源為自己增值和擴闊人脈,並思考現時工作上能有什麼晉升空間從而提升收入。若覺得發展空間有限,可考慮尋求突破與改變,不應只是原地踏步,否則上車夢就只能國外實現,這亦是近年不少香港人的出路,省下在香港置業的錢,隨時足夠在國外買樓兼退休,但終歸要放棄香港一切,如何選擇,就要看閣下取捨。

(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或要約)

何嘉騏 康宏理財服務助理聯席董事

[何嘉騏 理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