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人均壽命延長,公營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很多專科的排期時間都是以年來計算。在貿發局早前主辦的「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就可以看到,透過一些創新的技術,部分檢查和復康服務正出現社區化、家庭化甚至遊戲化的趨勢。這不但可以避免市民諱疾忌醫,更有助社會節省整體醫療開支!
港豐遠東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家寶(圖)、業務拓展經理張文偉表示,該公司是在今年初從日本TANOTECH株式會社引入一套遊戲化設計的智能復康運動系統TANO。TANO雖然是由私營企業推出的產品,但有多家日本大學的專家參與研發或提供意見。
TANO的使用方式與Kinect等體感遊戲相似。用戶只需站在TANO主機前方3秒,它就可以測量到用戶身體姿勢有什麼問題(如寒背、脊柱側彎等),並由它的人工智能(AI)訓練系統建議適合用戶的復康鍛煉運動。這些運動就像玩體感遊戲般,相當有娛樂性,亦毋須使用任何控制器。
例如,有些人有寒背或高低膊,TANO就會建議他們玩抹窗或者游蛙泳遊戲,「抹窗」時還會逐漸看到窗外漂亮的風景。有些長者平衡力欠佳、容易跌倒,會建議他們玩模擬飛行遊戲,按照畫面指示,調整身體姿勢控制飛機,從而改善平衡和肢體協調能力。有些人下肢曾經受傷或中風,則會建議他們玩雙腳觸碰「星星」來產生煙火的遊戲。
TANO一共有70多個遊戲,可以訓練肢體運動、平衡力、肺活量、腦神經、眼腦協調、視覺等,不但適合作為物理治療或改善體姿用途,甚至對預防長者跌倒及出現認知障礙,都有作用。例如,有遊戲是要用戶盡快喊出畫面出現的物件的名稱。亦有遊戲是訓練用戶反應,要用戶在適當的時間聲控叫停,讓畫面上移動的眼、耳、口、鼻停留在準確的位置,形成一幅人臉。這些遊戲除了單獨玩之外,還可以讓2至3個人一起玩。
雖然現時部分安老院舍和社福機構也會協助長者做物理治療或者作運動鍛煉,但機械化地重複運動比較沉悶。有些長者自覺未有什麼問題,就更加抗拒預防性的運動。透過TANO遊戲化的設計,則可以吸引長者自願做運動,減輕護理員工作量。
李家寶和張文偉認為,隨着人類平均壽命延長,公營醫療服務需求會愈大,將部分檢查和復康服務轉移至社區或家庭將是大趨勢。
TANO現時已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推出,累積安裝了200多套。其中,日本就有80多家安老院及老人中心正在使用,港豐遠東則是其港澳代理商。為了令這套系統更適合本地使用,港豐遠東將遊戲中的字幕全部改成繁體字;鼓勵說話則重新配音,變成「好嘢喎」等地道廣東口語。其中一個「實景散步」遊戲,則在原有的多國景點之外,再增加維園、星光大道及科學館附近的景觀。
李家寶透露,現時已有一間本地NGO屬下的老人中心正在使用TANO;還有另一個NGO極感興趣,相信完成其內部撥款程序之後就會購入。此外,該公司早前在「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中展出TANO,亦有一些醫院物理治療部以及NGO的物理治療師表示有興趣,還有印度老人中心的代表表示有意引入。TANO暫時累積安裝了200多套,還不算太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包括70多個遊戲,其售價並不廉宜。李家寶表示,該公司亦會和TANOTECH研究,將來推出一個較簡化但售價大幅下調的版本,讓一般家庭也能夠購入。
港豐遠東從日本引入遊戲化設計的智能復康運動系統TANO,晉利有限公司亦從斯洛文尼亞引入一套遊戲化的手部復康輔助儀Bimeo Pro S2。該公司客戶主任胡國樑表示,Bimeo Pro S2的原理是,利用4個傳感器(部分需佩戴在手臂),以及一個球形的體感控制器,配合多款遊戲(包括賽車、射擊、數字遊戲等),協助曾經中風或腦神經受損以及手部受傷的病人康復。由於患者是以健全的手協助曾經中風或者受傷的手,故玩起遊戲來並不覺得吃力。而系統會監察患者的運動表現,自動調整訓練任務;醫生亦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復進展,調整訓練難度。這套系統的售價約8.2萬元,現時已在本地賣出接近10套,客戶包括醫院和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