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往長者對立遺囑及寫平安紙十分抗拒,主要因為覺得是不吉利的事情。不過有大量資產的家族,早已設立家庭信託以防爭產,但近年很多法庭消息都是對信託管理人或方式出現爭拗。有私人銀行主管認為只要前人在生時,設立信託基金時程序明確及有專業人士在場,是可以減少他日的爭拗。不少香港家長也會安排子女到外國升學,若子女希望在海外覓到工作機會,有一定資產的家長也可以考慮建立家族信託,因為英美遺產稅十分高昂,成立家族信託可減輕稅務負擔。
香港中高資產人士成立家族信託一般有3個目的,一是保障資產,例如創業家可以以家族信託形式去處理不動產,以防生意失敗導致家人流離失所;二是傳承家產,若下一代仍年幼,財產擁有人可藉信託讓受託人代為管理財產,待子女長大後才繼承;三是防止突發事件,例如子女成長或會面對各種難題,信託創立人可列明各種情况的處理辦法,保障子女在不同的時候都可以有相當的經濟能力面對逆境。
香港大律師公會指出,家族信託一般會以「明示私人信託」的形式去處理,當中信託創立人會給予受託人非常大的權利,因此這種信託一般稱為全權信託。
信託主要分為明示信託和法定信託。明示信託是指以文件,例如信託契據、遺囑或其他文書自願明示聲明訂立;明示信託包括明示私人信託和慈善信託,二者設立的目的不同,前者為私人利益服務,而後者旨在慈善事業。
一般而言,家族信託以明示私人信託為表現形式,由財產所有人創立後指定並聲明受託人,並將財產的法定所有權轉移給該受託人。當然,財產所有人亦可聲明自己為受託人,以規避複雜的財產轉移手續。
信託的目的在於通過將財產轉移給他人從而實現避稅等目的。因此當信託設立後,設立人即應完全脫離該關係,否則即便其採用通過委任其信賴的人作為信託保護人來參與信託的管理,法院仍有可能認為信託創立人依然享有某些財產權益從而徵收相應稅款。
至於其他兩方,受託人在信託生效後即成為該信託財產的法定所有權人,信託受益人和信託保護人(如有)負責監管受託人的行為。受益人可享有該信託財產的相關利益,亦可轉讓或處置該受益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