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著作《注定一戰?》一書、提出「修昔底德陷阱」概念、預告美國與中國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衝突面臨加劇的哈佛大學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近日撰文呼籲大家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表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若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GDP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經濟規模達到24.2萬億美元,較美國的20.8萬億美元高出六分之一。不過除《經濟學人》雜誌以外的主流媒體,大多繼續描述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到底是怎麼回事?中國在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競爭,真的壓倒美國了嗎?
資料來源:nationalinterest.org、IMF、BBC
要衡量一個經濟體的經濟規模,若以不同的標準計算,可以有相當大的差異。傳統上,經濟學家使用「市場匯率(MER)」來計算GDP。這指標始於二次大戰後,當時美國的經濟規模幾乎是全球的一半,因此以MER計算的GDP也以美元為基準。其他經濟體就先以本幣計算本土生產的所有貨品及服務總產值,然後按市場匯率,將總額換算成美元,再計算其GDP總值。
IMF預計,中國今年的商品和服務總產值可達102萬億元人民幣。若按7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市場匯率折算成美元,中國今年的GDP預計為14.6萬億美元,而美國預計為20.8萬億美元,較中國高出近三分之一。
上述計算方法是假設,7元人民幣在中國可買到的東西,跟1美元在美國可買到的貨品一樣多,但事實並非如此。為解釋MER指標的不足,《經濟學人》雜誌設計出「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根據這指數,中國消費者在北京花21元人民幣可買到一個巨無霸漢堡。折算成美元,巨無霸在中國的價格相當於3美元,但這價錢只能在美國買半個巨無霸。這計算結果假設,中國人在購買多數產品時,每花費一美元幾乎是美國人的兩倍購買力。
考慮到不同地區的購買力差異,IMF也制定了另一套衡量經濟體規模的指標——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單位為「國際元(International dollar)」。每個國際元,等同每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從而計算出每個國際元,在不同地區可買多少東西。
IMF認為,PPP可消除各經濟體之間價格水平的差異,從而比較各經濟體用本幣的購買力。早在2014年,IMF的數據分析已顯示,按PPP計算,中國經濟總量達17.6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17.4萬億美元。
IMF本月中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提供了世界銀行及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若以2017年的數據作基準,按PPP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在2017及2019年份別佔全球GDP的16.3%及17.4%,超越美國的16.1%及15.9%比重(見表)。
不過PPP理論也被質疑存在一些局限性。PPP假設在有效率的市場,任何相同品質的貨品應該價值相同。換言之,通過匯率折算後的價格應該各地一致。但實際上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政府政策、產品質量高低等並不一致,而這些因素都影響到貨品和服務的定價。
以PPP計算,一般會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規模,因為商品和服務價格在這些國家往往較低。以埃及為例,其政府長期控制基本食品價格,這些生存型貨品在GDP的比重很低,因為國家的GDP主要來自工業、服務等,但最終因為物價低,僅相當於美國生活成本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導致以PPP計算的經濟規模大增。
在高度開發經濟體當中物價相對較低的台灣,以PPP計算的2020年人均GDP達5.4萬美元,高過德國(5.36萬美元)、英國(4.4萬美元)和日本(4.2萬美元),也高於北歐的瑞典(5.2萬美元)和芬蘭(4.9萬美元)。
一些高福利的石油輸出國,對教育、醫療、工資等項目也有不同程度的補貼,有相當一部分的貨品及服務價格偏低,推升了它們的購買力。一般來說,以PPP來比較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實際生活水平差異有其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以此比較經濟體的實際規模仍有一些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