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李曉佳:歐超聯事件:足協足總腐敗是常識吧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再為市民提供「海南雞飯」笑料之際,歐洲近日發生的頭號大事,是12隊來自英、意、西3國的富豪球會宣布成立的「歐洲超級足球聯賽」,在短短3日之內即告拉倒。歐超聯事件牽連政治及經濟,不少球迷都對球會「見錢眼開」痛恨不已,但筆者作為局外人認為,這個發展早在多年前全球經濟危機時已埋下種子,帶頭反對的足協及足總們,本身亦已腐敗不堪,實在沒有誰比誰清高。

本欄刊於經濟版,為免讀者不知就裏,姑且嘗試簡單介紹一下背景:全球各國都設有足總,一般負責管理本土足球聯賽,即使是最受歡迎的英超,雖然大部分事務,如洽商轉播權等商業合作都由多間球會組成的英超賽會管理,但英格蘭足總仍是特別股東,在部分議案中擁有「一票否決權」。

在各地足總之上則以洲為單位設立足協,工作性質與足總類似,但賽事由球會覆蓋至國家隊比賽;而國際足協為最高級組織,被視為足球世界最高榮譽的世界盃,就是由國際足協領頭舉辦。而全球最賺錢的首推英、西、德、意4國的頂級足球聯賽,由歐洲足協舉辦的「歐洲聯賽冠軍盃(歐聯)」更被視為是球會級最高榮譽。

大小球會與足協足總金錢角力

簡單而言,球會靠商業贊助、球賽門票及周邊商品賺錢,而足協及足總則在商業轉播、球賽收益中分成「抽水」。今次包括皇家馬德里、巴塞隆拿及曼聯等12家豪門球會發起「歐超聯」,最大問題癥結正是大球會、「非大球會」與足協足總之間的金錢角力。

歐洲足協作為官方機構,主席是由多個成員國足總代表選出,其中一個轉捩點是2007年柏天尼獲多個小國足總支持下當選主席(其後他捲入賄選醜聞),為了「回報」這些小國,柏天尼上任後積極改革歐聯(當時稱為歐冠),不斷改制下,令不少中小球會、二三流聯賽賺錢更多,但這些「羊毛」不少卻是從大球會身上抽出,因此過去多年來球會老闆們與歐洲足協之間一直存在嫌隙;其中一個重要例子,是在2018年成立、被不少球迷視為「雞肋」的歐洲國家聯賽,連同國家隊比賽,球員一年動輒踢上百場比賽,一旦受傷卻要由球會埋單,班主們自是不滿。

由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全球央行大量放水,當中體育產業亦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巨額轉播費、商業贊助湧入,甚至今次歐超聯的提案,亦是由摩根大通提供大量貸款支持。頂級球員身價、人工亦水漲船高,球員間貧富懸殊不斷拉闊;問題是球會收入不錯是有增長,但遠不如球員人工增長得快,舉例說,「萬人迷」碧咸2003年在皇馬巔峰時年薪是340萬鎊(約3700萬港元),而美斯去年在巴塞年薪約9200萬美元(約7.2億港元)。《金融時報》日前就有一項統計,意甲名門AC米蘭去年度球員人工佔收入比例接近100%,同在意甲的祖雲達斯及英超曼城都超過七成,其他有份參與「叛變」的12豪門球會,大多佔比亦超過五成。更「大鑊」的是去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超過一年沒有觀眾入場,根據德勤報告,門票收入一般佔豪門約一至兩成收入,加上其他商業贊助萎縮,收入銳減,但球員人工必須照出,球會急欲另找財路下才有歐超聯的誕生。

球會老闆「市儈」沒錯 錯在不顧民情

事實上,作為香港人,對於足總這種官方機構的問題應該不陌生,去年審計報告就揭香港足總的管治問題,被石禮謙形容為「冇規冇矩」。每年獲政府撥出大量資助,球員、球賽、球會卻不見有任何改善,遲遲沒有人追究「資金去哪兒」,只見到每次大賽前後,霍震霆、霍啟剛等人笑著拍照「攞彩」。

筆者看來,全球球會老闆「市儈」本不是錯,錯的可能只是太不顧民情,但只顧歛財的足協高層根本無權指摘,因為他們也只是一群滿口仁義的既得利益者;真正有權指摘球會的只有每周買票支持的球迷們,問題是金錢足球是一條單程路,如果球迷們想要回昔日純粹的足球娛樂,也未免太過天真。

[李曉佳 財經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