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鄺翠玲:公司醫保再好 退休後也不可享用

【明報專訊】讀者John今年44歲,已婚及育有一名5歲女兒。在一家大企業擔任中層職位,公司的福利不差,包括醫療(門診及住院)保障,所以這麼多年John都沒有考慮為自己再購買醫療保險,只是購買了50萬元的危疾保障,直至今年初有同事患上惡疾,輾轉大半年仍是在治療中,性命算是保下來了,但公司的醫療保障額已耗盡,需要動用本身的危疾保險及積蓄,頓時令John心裏響起警號,思考應怎樣處理,女兒仍這麼年幼,生活負擔不輕,也要開始準備教育基金及退休金,萬一染病的是自己,那麼生活負擔只會更重,他應怎麼辦呢?現時的危疾保障足夠嗎?

高端醫療保險 提供較高保障額

其實John的情况十分常見,很多人認為公司的員工醫療福利很好而沒有為自己另購一份醫療保險,但有幾個問題往往是被忽略的:

(1)人總要有從工作中退下來的一天,那時任何員工福利都與你(及家屬)無關,有保險公司可接受員工們轉至它們的普通醫療計劃,但問題來了:在一家公司做了很長時間,你的醫療紀錄也許會很「豐富」,那時你不介意付多些保費以爭取較高保障額,保險公司卻只希望以最基本的保障額給你(往日索償多,日後索償機會也傾向多一些),結果或事與願違;

(2)「終身聘用」也不是大趨勢,尤其在疫情、中美持續爭拗下,所有以前不會發生的事也不會沒可能,而人總要居安思危:工作、財政上都是主項目,未能預見的醫療開支更需要多留意;

(3)某些以前是不治之症的,現在已變成「長期抗戰」,每年醫療開支動輒50萬元或更高,而且很多治療也是在門診中處理(電療、化療、標靶、洗腎等等),傳統住院保險未必能涵蓋得到,萬一不幸染患,危疾保險賠償往往只能在治療與生活費中處理其中之一;餘下一項隨時要動用老本,「畢直」所限,也難以將危疾保險的保障額無限加大!雖然現時的危疾保險已發展至容許多重索償,但每一次索償額也不會增加(甚至減少),也可能有次數及條款限制。

筆者有兩個方案作考慮:

(一)提供較高保障額的高端醫療保險 :這類實報實銷的醫療保險,除了傳統的住院保障外,也可涵蓋門診手術及癌症治療,令患者可選擇較好的醫療方案,他亦可根據本身的經驗負擔能力、現擁有之醫療保障額來選擇自付額(就像汽車保險的墊底費),以減輕負擔;

(二)專供個別嚴重疾病(如癌症、中風、心臟病等)醫療開支保險:這是傳統危疾保險和醫療保險混合體:在指定嚴重疾病中提供實報實銷醫療保障,由於只集中火力提供對個別疾病的保障,也只是涵蓋相關醫療開支,保障額可提升至較高水平。

以John情况為例,他可在高端醫療保險中設定每年1000萬元、終身3000萬元的保障額及每年5萬元的自付額,並可安排在嚴重疾病時豁免自付額,每年保費約6800元,平均每月約570元。

至於個別嚴重疾病醫療保險,John可設定只涵蓋癌症及中風範圍,每年250萬元、終身1250萬元保障額及不設自付額,每年保費約2500元,平均每月約210元。

雖然此兩類保費跟隨年齡而調整,John也可利用現時仍是壯年期多儲蓄,好好準備日後的生活。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marketing@midlandwealth.com

[鄺翠玲 理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