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流行於歐洲的先買後付(BNPL)付款方式漸捲亞洲,有在香港推出有關服務的虛擬銀行、初創企業,以及支援該服務的支付技術公司接受本報專訪,均認為先買後付在港有發展空間。Worldpay香港支付服務發言人蘇鈞濠認為,本港千禧世代對先買後付最受落,相信旅遊、航空及教育有應用的潛力。虛銀livi bank市場總監林明星表示,該行以先買後付概念推出的虛擬扣帳卡,客群以千禧世代較多,教育或是該世代期望先買後付能協助解決的需求,該行希望能提供支援。
林明星表示,千禧世代用家較希望能管理個人現金流,也冀透過教育服務、進修增值,先買後付可能是應用於交學費的合適工具,讓他們更有規劃實現理想。林明星稱,livi bank的先買後付服務瞄準整個香港消費市場,疫下港人消費意欲仍強勁,上月直至月底,該服務的日均交易量較9月多一倍。但他認為先買後付不會取代傳統信用卡,「客人消費行為現實上由獎賞推動」,故相信客人仍會持有信用卡,同時使用先買後付。
Worldpay:BNPL有潛力拓至線下支付
據Worldpay早前發表全球支付報告,先買後付已在多個歐洲國家流行,如在瑞典、丹麥、德國及挪威等已是其中一個主流的電商支付方式,相比之下,亞洲國家較少採用。報告預計亞太區電商支付方式當中,先買後付佔比會由去年0.6%,增至2024年的1.3%。
Worldpay香港支付服務發言人蘇鈞濠認為,本港千禧世代對先買後付最感受落,「或因為他們剛出來工作不久,有現金流需要」,以香港而言,他認為旅遊、航空有應用該服務的空間,補習、交學費亦具應用先買後付的潛力。他指公司在港為先買後付平台提供線上收單服務,在英國、澳洲則有推行線下的omni-channel(全通路),客人用店家手機程式掃描店內貨品條碼,就可連往手機銀包完成支付,公司正尋求將模式拓展往亞太區包括香港。由於目前香港的先買後付都是線上模式,若線下消費也加入,或會刺激顧客先買後付需求。
在港推出「先享後付」服務的新加坡Atome進軍香港一年。Atome香港業務拓展副總裁黃嘉欣表示,現於香港有1000個合作商戶,覆蓋時裝、美容、生活風格、電器等。她認為香港先買後付服務有增長空間,是因電子錢包興起,加上消費券,市民對非接觸式支付的認識愈來愈強;另一方面,合作商戶可在3個工作天內收到全數貨款扣除交易成本後款項。她說,疫下商場人流減少,服務可助仍承擔多樣成本的店舖維持流動性。
她透露公司正發展旗下9個市場的跨境支付,料明年準備推出,讓顧客可在不同市場的Atome合作商戶以本幣先買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