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股價升逾一成的蘋果(美:AAPL)早段承接上周的升勢,股價突破182美元再創新高,只要再升大約1美元,市值便可首度突破3萬億美元,惟午夜前股價已轉跌。摩通(美:JMP)押注5G iPhone SE可望於明年初推出帶動手機升級潮,預期蘋果產品需求旺盛,令2022年初獲可觀收益,摩通將蘋果的目標價由180美元上調至210美元。
摩通分析師Samik Chatterjee認為,由於iPhone 13的預期需求改善,蘋果股票已扭轉2021年上半年的疲弱表現。除潛在的iPhone收入,蘋果向服務轉型、安裝基數增長、技術領先,以及蘋果部署資本的潛力,也令摩通視蘋果股票為「2022年首選」。
蘋果於2018年成為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市值去年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摩根士丹利(美:MS)分析師亦看好其擴增實境(AR)頭戴裝置及自動駕駛汽車等新產品的前景,將蘋果目標價上調至200美元。
美國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突破80萬大關,加上英國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蔓延,美股三大指數早段下滑,疫苗股普遍上漲,押注經濟重啟的航空股下滑。納指即將換馬,電動車企業Lucid(美︰LCID)、Airbnb(美:ABNB)等6隻美股,將於周五收市後納入納斯達克100指數,Lucid早段股價最多升近7%。
市場預期聯儲局在香港時間周四凌晨公布的議息聲明,透露加快「收水」步伐,以便在明年春季結束買債,提早加息。投資者亦將密切注視聯儲局公布的利率預測,為未來的加息步伐透露端倪。本周是央行超級周,歐洲央行、英倫銀行及日本央行也將公布議息結果。受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的不確定因素影響,英倫銀行本月啟動加息的預期降溫。歐洲央行的利率政策亦預期按兵不動。此外,市場猜測土耳其央行可能在周四再次減息,土耳其里拉兌每美元低見14.99的新低。
受惠於主要央行放水,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的初步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在第三季回購了價值2345億美元(約1.8萬億港元)的股票,超過2018年第四季所創的2230億美元回購紀錄。股票回購助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上漲25%。
標普500企業 上季破紀錄回購1.8萬億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預計,第四季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的股票回購規模將達到2360億美元再創新高。股票回購只是推動股市向上的原因之一。資產價格繼續受惠於政策制定者所提供的貨幣及財政支持。此外,分析師也低估了企業盈利,最新預計2021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的利潤將增長45%。
晨星(Morningstar Inc.)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1月底,今年以來流入全球ETF的資金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超過去年全年的7357億美元。資金流入,加上大市向上,令全球ETF資產規模推高至近9.5萬億美元,是2018年底ETF資產規模的兩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