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瑞銀資產管理早前發布題為《全景展望:2022年投資》的來年展望,認為2022年的投資部署將有別於投資者過去10年的慣常操作。
瑞銀資產管理投資部主管Barry Gill表示:「經濟在疫情衝擊後重返正常軌道,惟投資格局與過去10年截然不同,投資者應為此作好準備。投資者有必要轉換部署,以助評估潛在的結構性通脹、貨幣刺激措施放緩及中國增長前景轉差所帶來的風險。可是,投資者亦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樂觀;成熟市場的增長強勁,且與擺脫環球金融危機時相比,大多數投資者在此經濟周期開始之際處於更佳的境况。」
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過後,美國總工資比2020年2月的水平高出6.7%。史無前例的財政及貨幣寬鬆亦限制了破產情况,並推動盈利迅速回升。結果,環球股市的債務與企業價值比率迅速復蘇,美國投資級別企業的整體借貸成本接近歷史低位。就招聘及投資而言,與疫情前長期擴張的開始階段相比,今次無疑具備更佳的起步條件。瑞銀資產管理預料,這為私營界別主導高於趨勢水平的經濟活動奠定基礎。
各國財政政策官員更傾向採取長期的「不傷害」方針,亦無迅速轉向嚴格的緊縮政策。依經濟衰退調整的財政政策措施表明,直至2023年,成熟市場的財政政策將比自2010年以來任何時候都更為寬鬆。
供應鏈混亂的相關短缺是環球通脹高於趨勢水平的主因。價格壓力上升與過去10年的通脹減緩情况形成鮮明對比,更對經濟活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然而,目前尚存一絲曙光:廣泛通脹亦為經濟提高產能的一種現象。最後,瑞銀資產管理公司得出結論,提高產能紓緩瓶頸及勞工收入強勁增長的綜合作用將超越價格上漲的影響,從而在2022年延後需求,而非摧毀需求。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供應限制是消費者告知公司加大資本支出的方式。企業的回應是:我們已着手做,且將會陸續有來。自2020年4月以來的15個月,資本商品(商業投資的代名詞)出貨量的復蘇比2009年6月往後同期更強勁。銀行正為有意借款的企業放寬信貸渠道,商業及工業貸款需求逐步回升。由於資本支出目前受制於供應鏈混亂,因此幾乎沒有理由認為該勢頭不會持續下去。
短期利率從9月中旬起飈升後稍為回落,反映眾多成熟經濟體很可能最遲於2022年啟動加息。對美國聯儲局而言,與2009年經濟衰退結束和隨後經濟復蘇之間6年多的滯後期相比,這將意味着更迅速轉向緊縮政策。從表面上看,央行撤回刺激措施似乎不利於風險資產。然而,投資者必須緊記,撤回支持措施與經濟成果積極息息相關。展望2022年,瑞銀資產管理預料,貨幣寬鬆的撤銷顯然地不僅造成持續的價格壓力,還會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度及充分就業的進展。
對投資者而言,中國經濟活動的前景無疑是在經濟角度上最大的潛在不明朗因素。雖有結構性趨勢,但短期內連串的催化因素,表明中國的經濟活動趨於穩定,更有可能略為回暖。美國及歐盟的強勁需求推動中國貿易順差創新高,支撐國內生產。年底前信貸脈衝轉向或為經濟活動建立基礎。瑞銀資產管理預料,在冬季奧運會之後,中國將迎來更全面的復蘇,支持經濟增長轉向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