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21年以來,煤價持續走高,火電行業面臨虧損、發電意願不足,社會用電量上漲,電力供需緊張形勢不斷加劇。十四五期間,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項目,推進煤電公司向新能源發電轉型。
煤價顯著上漲帶來的燃料成本壓力:由於煤炭供需緊張,2021年煤價大幅上漲。秦皇島動力煤前三季度市場均價為每噸915.8元,同比上漲65.9%。煤價高企無法得到緩解,高燃料成本將對煤電公司淨利潤產生負面影響。儘管中國政府允許電價更大幅度地上浮,但中國的大多數煤電繼續虧損。中國政府已經擴大了以市場為導向的上網電價相對於基準電價的浮動範圍,擴大到上下浮動均不超過20%。雖然電價上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煤價上漲對電力生產商帶來的成本壓力,這還不足以使它們扭虧為盈。但一眾電力股卻逆市上升,當中包括龍頭的華潤電力(0836)、國家電投旗下中國電力(2380)。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提出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不僅可提升綠電溢價,還可提高綠電消納比例,有利於保障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而加速推動電力系統清潔低碳轉型。新能源運營商與傳統煤電轉型新能源發電的運營商都有望充分受益。
事實上,市場普遍對煤電公司的可再生能源業務認知度不足,一些公司已經可以視為新能源運營商,如華潤電力2020年風能/光伏可再生能源歸母淨利貢獻(非現金匯兌損益前)已經超過50%。公司預計2025年可再生能源歸母淨利貢獻預計將上升至83%。由此可見,市場正重估傳統煤電公司估值,是一眾電力股跑贏大市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