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我的文字功力是如何煉成的

這篇不是炫耀文,是自嘲文,這點先說明好了。

至今這個專欄原來已有近100篇營銷的文章,沒有脫稿,這應該算是小弟一個人生的成就。偶爾收到讀者和身邊朋友正面回應內容帶給他們一點思考和幫助,其實是很大的鼓勵,不過同時也非常心虛,公司同事每天都為客戶製作數碼營銷的內容,都精心雕琢,而我自己的專欄只算是平實分享一點自己八卦得來的知識,有時再看一遍,甚至會覺得為什麼可以寫得出這樣的一篇爛文章。

前陣子有公司要找我說說做社交媒體「小編」的心得,同事又不肯現身,我只好婉拒。其實客戶的內容,怎能出自小弟的手筆趕客。不過有時Pitch客戶時的內容因為時間趕急,我也會偶爾出手救亡,也有成功簽到客戶的經驗,我想我可以分享一些速成「基本功」。

「又如何? 」

最近看了一篇由Search Engine Journal編輯Angie寫的文章,提到寫作內容一招式,撫心自問:「又如何?」創作時不斷從心底問自己So What? 可以讓自己思考什麼是核心的核心,拿捏文字的重點。這個對於社交媒體內容創作特別重要,追求精準扼要不太多廢話的內容,有重點就可以在寫作後編輯時去蕪存菁,讓文字擁有自己的節奏感。

寫作第一規則:不要有規則

大概在唸書學寫作時,老師都教導了不少的寫作規則。這些規則在交功課時,非常重要。進入社會,一些傳統文件,商業文件,格式規則當然要尊重。不過用在社交媒體內容,就可以不用太過死板。我記得以前我還很在意不要用廣東話文字寫文,那時候認為書面語才應該是唯一書寫發表的文字。時代轉變文化改變,現在我當然覺得能夠寫廣東話文字更有味道更有親切感。特別是社交媒體很貼近讀者,如果品牌和內容都合適,何必拘泥於傳統文字規則。

三招數寫出基本好文字

要寫出絕世好文章,除了文字根基我想天賦才華都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擁有的。不過要寫出平實基本文字,我還是有三個很實用的心得可以分享。第一,靈感不是說有就有,平日接觸到的事情、知識、新聞和八卦原材料,要習慣隨時記錄,我都愛用Evernote這個App中央儲存,以備不時之需。第二,寫作前先起稿定下框架,動筆之前先思考整篇文章的架構段落大意,可以讓整篇文章更有邏輯鋪排和故事性。第三,用語音輸入撰寫文字初稿,不習慣寫文字的人要動筆打鍵盤就有如千斤重,電腦和智能手機的語音輸入實在方便不少,說得出打得到。不過記得初稿之後要審稿,免得錯漏百出,畢竟語音輸入功能還是有不少進步的空間,這個也是我對自己的提點。

Bernie Wong

Social Stand創辦人

鍾情數碼廣告及內容行銷,自稱社交恐懼又活躍於社交媒體,不愛說話但主持電台節目廿載,廣告營銷課程講師卻鍾情學習新科技新技術,品牌講故佬一枚,日常為品牌做社交媒體內容行銷,在數碼媒體為品牌說故事!

https://social-stand.com

bernie@social-stand.com

(Powered by WAW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