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專家:降LPR損內銀盈利能力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周一(20日)發布的1年期市場報價貸款利率(LPR)下調0.05厘至3.8厘,惟作為LPR定價基礎的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當月維持不變,意味銀行從人行獲得資金的成本沒有下降,但對外貸款利率減少。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發表報告,認為雖然貸款基準利率降0.05厘幅度或許不大,不過此舉預示貸款利率向下,收窄銀行淨息差,令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

艾西亞指出,過去銀行一直為保持中國經濟穩定作出貢獻,向實體經濟讓利,包括官方鼓勵銀行降低貸款利率、費用和佣金。內銀的淨息差已從2019年的2.2厘降至今年的2.07厘,盈利能力下降。儘管內銀盈利在新冠疫情後大幅反彈,但內銀兩年平均利潤的按年增幅從2019年6.8%降至2021年第三季的1.6%,顯示增速仍遠低於以往水平。

不過,艾西亞也指出,貨幣政策放寬可為企業和銀行提供充足流動性,降低信用風險,是利好消息。另外,重振信貸增長是中國應對經濟增長壓力的關鍵,銀行可能會受惠於更快的貸款增長。

中金料明年首季再減息

中金公司報告則指出,MLF只是銀行資金成本的一部分,央行負債僅佔銀行負債佔比3.5%,相對存款和同業負債佔比為60%和11%。該行估計,LPR下跌0.05厘會令內銀業界每年貸息收入減少55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人行在6月以來兩次降準,加上存息上限改革、銀行同業存單利率下降等,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760億元。

在計算經濟下行和信用風險上升,提升了貸款風險溢報後,中金認為是次1年期LPR減息0.05厘,已消化了早前累積的減息空間。中金預期,明年首季有可能繼續減息,因為銀行息差或重回低位,預計人行下次LPR降息,或會同步下調當月MLF等公開市場操作工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