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強積金擬明年中放寬投資中國國債 可買3政策性銀行未評級債 基金最多投資三成資金

標籤:經濟

【明報專訊】今年《施政報告》提到研究措施,便利強積金投資於中央政府及內地政策性銀行債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昨日發表網誌,計劃修改適用於規管強積金投資的法例,將中央政府及三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納入為「獲豁免當局」,此後每個強積金基金可把最多三成的資金投資於中央政府或政策性銀行同一次發行的債券,並可選擇把所有資金投資於其至少6次不同發行的債券。如獲立法會支持,預計最快可於明年年中完成修例及生效。

明報記者 胡學能

許正宇表示,目前若是不屬於「獲豁免當局」所發行的債券,須於個別債券層面獲得一定評級,方可成為強積金的允許投資標的。由於並非所有中央政府及政策性銀行發行的個別債券都有信貸評級,目前規定限制了強積金對有關債券的投資,截至9月30日,相關投資只佔強積金總資產值的0.27%(約26億元人民幣),規模遠少於投資在內地商業機構發行的債券(約230億元人民幣,佔強積金總資產值的2.41%)。

許正宇:豁免限制有理有據

許正宇稱,中央政府應與特區政府在規管強積金投資的相關法例中,同樣豁免於信貸評級的投資限制,而三家政策性銀行都是由中央政府創立及提供信用支持,並以貫徹中央政府的經濟及社會政策為目標,獲豁免相關限制同屬有理有據。據了解,有國際評級機構就中央政府及三家政策性銀行發出發行人評級,但較少為所發行的個別債發出評級。據積金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核准成分基金資產中,屬香港以外的亞洲地區債務證券,僅佔整體資產2%。

公會:有基金經理稱加大投資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從回報、風險、分散投資的角度而言,投資上述四家發行主體的債券合理。她認為,初期市場未必會有專門投資該四家主體的債券基金,惟現有的環球債券基金、亞洲債券基金,可能日後加入或增持該四家主體發行的債券,且已有基金經理反映若修例生效,會加大投資該四家主體的債券。

BCT銀聯回應,政府方案可為基金經理及強積金成員提供更多選擇,分散投資風險,中國國債的收益率普遍較其他成熟市場的國債高,可增加回報潛力。BCT銀聯認為,待此政策落實後,會與基金經理檢討基金投資組合,並因應情况調整。

積金局:全力配合政府修例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表示,是次措施令強積金投資種類更多元化,不但回應強積金業界的意見,亦能協助強積金計劃成員把握內地債市機遇,爭取更佳回報,積金局會全力配合政府進行法例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