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擔任保監局主席6年的鄭慕智(圖)將下周一(27日)卸任,由現任保監局非執行董事姚建華接任。鄭慕智表示,保監局作為獨立的監管機構,繼任人要確保財政資源穩定。面對通脹帶動人事、租金等開支增加,2022財年起計3年內,預計保監局或再錄得赤字,目前每張壽險和產險保單分別設有100元和5000元的每年保險徵費上限,他認為有檢討的空間。
保監局今年將3家國際保險企業,納入當局的集團監管,增加保險公司徵費收入,鄭慕智認為有助保監局暫時錄得盈餘,不過預期未來數年會因為開支上升等再遇赤字,對監管機構不健康。保監局收入大部分來自保費徵費,目前每保單年度保費徵收0.1%的費率沒問題,但可研究每保單的徵費上限。當局目前未有方案,會多看一年的收支數據,研究如何在保障受保人和維持監管當局穩定取得平衡。
近年金融業出現不少跨境金融政策,不過保險業似乎較少。鄭慕智稱,因為新冠疫情令兩地監管機構不能面見,經網上會面減慢效率。
保監局於2015年籌備以取代政府部門保監處,鄭慕智憶述成立之時,首個董事局會議在其律師行辦公室召開,目前保監局已發展至330人,不過他大嘆聘請精算等專業職務困難。對於繼任主席姚冠華的寄語,鄭慕智表示,姚在保監局成立時已擔任非執行董事,對保監局相當熟悉,「唔使我講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