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亞太15國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昨日生效,美國的貿易法專家憂心忡忡,恐這全球最大規模的貿易協定,進一步鞏固中國在亞太區的政經影響力。RCEP成員國覆蓋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北美自貿區及歐盟三足鼎立,降低了中國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有效增強中國「外循環」(對外貿易)的韌性,妨礙在RCEP以外的美國施加影響力,令美國憂慮到其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受損。
資料來源:Barron's、華爾街日報、國泰君安、德勤
諷刺的是,曾在特朗普政府參與中美貿易談判的貿易顧問肖恩(Kelly Ann Shaw)也認為,美國應重新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CPTPP,前身《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以抗衡中國的影響力,儘管特朗普政府已在2017年退出TPP。肖恩認為,當年摧毀CPTPP前身TPP的政治環境已發生變化,而且印太佈局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尤其重要,以阻止中國在美國主導的亞太地區發揮影響力。
RCEP的談判於2012年啟動,但談判在大部分時間停滯不前,直至2017年美國退出TPP,而中國尋求深化東盟的供應鏈,使談判進程加快。印度於2019年底退出RCEP談判,也為該協議於2020年11月達成協議掃除障礙。
RCEP承諾取消亞太15個成員國之間的90%貿易關稅,減輕海關負擔,提升區內的貿易效率。它是中國第一個區域貿易協定,也是中國、日本和韓國3方的首個貿易協定,3國皆是美國產品出口主要對象。作為RCEP內最大的經濟體,以及每個RCEP成員國的最大或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將為區內制定未來標準和法規發揮巨大影響力。這正是引起美國憂慮的關鍵。較低的關稅和貿易便利,將有助於中國鎖定區域供應鏈,吸引新的外國投資,並透過加強交通、能源和通訊的連繫,推進「一帶一路」的倡議。
RCEP生效後,美國的製造業,以至農業,在亞太區的競爭力將面臨下降。RCEP採用區域累積原則,產品原產地價值可在15個成員國之間累積,降低了優惠稅率的適用門檻。共同的RCEP原產地規則(common rules of origin)將鼓勵東盟國家使用中國零部件,令東盟國家與中國相關的供應鏈深化,使美方憂慮到其在亞太地區的外交及經濟影響力受損。
美國的貿易法專家認為,雖然美國與新加坡、澳洲和韓國簽訂了雙邊貿易協定,並與日本簽訂了小型貿易協定,但區域化的貿易趨勢,加上世界貿易組織(WTO)未能推進新的多邊規則,令中國在塑造亞太區,以至全球未來貿易規則方面具有優勢。
目前中國已申請加入CPTPP,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表示,澳洲、加拿大和日本等美國盟友愈益將中國視為戰略威脅(strategic threat),可能會阻止中國的申請。倘若美國不再重新加入CPTPP,如何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貿易和經濟影響力,將成美國政府的迫切問題。
近期致力加強印太戰略佈局的美國白宮,正考慮推動《印太數碼貿易協議》。不過,貿易法專家認為,這份只有11頁長的貿易協議草案缺乏野心,就像是美國退出TPP後的「安慰獎」。
美方目前寄望拜登政府最近公布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有實質的進展。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近期將該框架吹捧為一種「新型協議」,將比CPTPP「更強大」,但未提及有關時間表、框架內容或參與國家等細節。
美國的貿易法專家認為,若該框架將新的貿易規則,與商業協議及國家安全優先事項(如出口管制、供應鏈和5G通訊)結合起來將意義重大。不過當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尚未清楚拜登政府在餘下兩年任期,能實際取得多少進展,尤其是拜登政府須避免挑起工會等不滿。
白宮目前主張的「以工人為中心」貿易政策,影響到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關係。這些衝突的本質,歸因於進步派民主黨人與工會,對拜登政府所擁有的影響力。根據AP Votecast的民調數據,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約56%參加了工會的家庭,投票支持拜登,僅42%的工會家庭投票支持特朗普。任何貿易協定要通過民主黨控制的國會,必先考慮到勞工權利、環境等進步派的優先事項,這意味拜登政府若要推行新的貿易協議將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