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駿利亨德森設ESG相關投資框架 關注目標公司可持續發展

標籤:經濟

【明報專訊】基金業界日益關注投資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及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概念,駿利亨德森(Janus Henderson)投資環球可持續發展股票主管Hamish Chamberlayne表示,公司現時注重建立更精細的框架要求去選擇投資目標,例如將不再涉足伐林及化學物品行業。他認為,雖然做法令投資門檻變高,但認為投資機會依然很多,相信不難找到選擇。

明報記者 陳偉燊

Hamish表示, 現時市場創造財富做法跟以前已有轉變,業界從早年關注ESG會否影響投資回報,至近年會轉而考慮投資是否合符可持續發展需要,「將投資與可持續發展自然地結合起來去考慮」。

他指出,駿利亨德森早於30年前已開始關注可持續發展策略,除了做好投資後的項目管理,保持與企業管理層交流,以及正確行使投票權外,公司近年更看重參與投資的項目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甚至明言不能涉足伐林、化學物品等,須事前做好財務及ESG相關分析等。

不再涉足伐林及化學物品行業

雖然引入更多ESG的相關要求,或令基金無法投資個別行業和企業,惟Hamish認為投資機會仍很多。他舉例,清潔能源、可持續運輸、水務管理、環境服務及效率等,甚至醫療保健、可持續房地產及金融等很多不同主題。

他認為,業界目前面對最大的挑戰,主要在於每個國家或地區均有不同的可持續發展標準,因此他認為國際上有需要做好協調。因應較早前COP26(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會議推動政治與氣候問題掛鈎,各國再檢視減排政策,他說駿利亨德森亦會加快進程,為投資及社會創建反饋機制,配合市場上新的變化。

利用再生能源 落實智慧型管理

隨着市場近期愈益探索能源轉型,Hamish形容這是更精細的投資策略,綜合而言,無非是講究項目是否朝着DED(即數碼化、電氣化及減碳)策略而行,已覆蓋到減碳、提升發展清潔能源、引入更多絕緣物料、推動智慧大廈管理令能源作更有效管理、利用再生能源、配合半導體以落實智慧型管理,甚至改進工作流程等不同領域,基金業界可從中發掘新的機會,讓投資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