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徐家健:貨機停飛反增播疫風險?

【明報專訊】研究發現,關於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工作場所比家中低!

近日,有航空公司飛行服務員涉違規外出傳播新變種新冠病毒,導致多名曾接觸該名服務員的人士被送往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21天,他曾光顧的餐廳更宣布暫時停業。

另外,回應進一步收緊駐港貨機機組人員的檢疫要求,這家航空公司即時暫停所有長途貨運航班及只載貨客機航班。有物流業人士估計,貨運成本會加30%至40%,部分入口物資如電子產品、藥品等亦可能出現短缺。停業停飛,可能會減少社交接觸,而政府亦經常宣傳減少社交接觸對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非常重要。問題來了,留在家中,真的是防疫抗疫的有效方法嗎?

公眾場所有防疫 播毒風險反比家中小

我芝大老師兼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首席經濟學家Casey Mulligan最近一項研究卻發現原來家中好危險,這篇名為〈The Backward Art of Slowing the Spread? Congregation Efficiencies during COVID-19〉的研究報告指出

「The available data from schools, hospitals, nursing homes, warehouses, grocery stores, food processing plants, hair stylists, and airlines – covering more than a million employees and students – show employers adopting mitigation protocols in the spring of 2020. Coincident with the adoption, infection rates in workplaces typically dropped from well above household rates to well below. 」

換句話,由於員工在學校、醫院、飛機等採用防疫抗疫措施,這些工作場所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其實比家中低。於是,留在家中未必是防疫抗疫的有效方法!家中比貨機危險,背後的經濟邏輯是,供應方面防疫抗疫的供應可能有規模效應,需求方面工作場所員工之間合作增加防疫抗疫這公共物品(public good)的需求,美國的數據分析支持這個人多的工作場所防疫抗疫往往比人少的家中做得多做多好這結論。

回說本地航空公司的故事,停業停飛固然涉及重大經濟成本,但只要航空公司做足防疫抗疫措施,透過停業停飛減少社交接觸,疫情進一步擴散卻反而可能會更容易。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facebook.com/economics3.0

[徐家健 象牙塔看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