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央監管重拳揮向科企,國家網信辦、國家安全部及人民銀行等13個部門昨正式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由2022年2月15日起,擁百萬客戶數據企業提出國外上市申請前,須向內地監管部門提交擬簽訂的合同或IPO材料等作安全審查。新規將原版的「境外上市」明確改為「國外上市」,意味香港將不受上述《辦法》制約。有律師行推算,網絡安全審查所需時間最長達180日或以上。
網信辦發言人表示,修訂《辦法》旨在進一步保障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當局強調對外開放是中國基本國策,始終支持境內企業依法依規合理利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發展。有關申報網絡安全審查,3種潛在結果包括毋須審查;研判後認為不影響國家安全,可繼續赴國外上市程序;以及研判後認為影響國家安全,不允許赴國外上市。
有關當局表明,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絡平台運營者赴國外上市之前,就應該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提交材料包括關於國家安全影響的分析報告,採購文件、協議、擬簽訂的合同,或者擬提交的IPO等上市申請文件。今次新規將原版的「境外上市」字眼改為「國外上市」,意味中資企業赴港上市料毋須審查,或有助釋除市場之前對《辦法》的疑慮。
網信辦亦明確指出,企業採購包括網絡設備、重要通訊產品、雲計算服務等產品和服務,倘若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應當按照《辦法》審查網絡安全。
根據《辦法》內容,若網絡安全審查工作機制成員單位、相關部門意見不一致,須按照特別審查程序處理,特別審查程序一般應該在3個月內完成;比起原版列明的45個工作日內有所延長。據金杜律師事務所合規業務部推算,企業網絡安全審查一般需時約70個工作天;對於特別審查程序,需時則增加至180個工作天或以上,又指港股上市被認定為「國外上市」的可能性較低。
是次內地監管風暴,源於滴滴出行(美:DIDI)赴美上市事件,2021年6月掛牌不久即遭舉報指泄漏用戶及道路數據予美國,中央以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為由,要求滴滴即時下架及整頓;有報道曾指中央不滿滴滴未經許可下擅自赴美上市。
事件擾攘近半年終有定案,滴滴於2021年12月初宣布啟動美國退市,同時準備回流香港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