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蘋果市值升破3萬億美元 疫情樂觀 道指標指早段創新高

【明報專訊】華爾街繼續看好蘋果(美:AAPL)產品的前景,並押注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以及進軍元宇宙(Metaverse)市場可持續帶動銷售增長。蘋果股價周一曾升穿182.86美元,市值一度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衝破這市值門檻的企業。蘋果股價昨早段高見182.94美元,市值再次觸及3萬億美元。市場預期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對經濟影響不大,道指及標普500指數早段再創新高,道指早段升近300點,能源股及與經濟復蘇相關的航空股和郵輪股向上。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1.67厘,帶動金融股早段上漲,但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回落。投資者預期疫情對原油需求影響不大,油組與盟友(OPEC+)維持按月增加40萬桶的日產量。油價午夜前升逾1%,布油升穿80美元。

風投機構Loup Ventures分析師芒斯特(Gene Munster)預期,蘋果未來的升浪源自元宇宙概念,包括為手機引入擴增實境(AR)功能,推出AR/虛擬實境(VR)眼鏡等,預計蘋果的股價可達250美元,較目前股價有37%水位。這水平的股價,意味其市值可增至3.8萬億美元。

憧憬元宇宙帶動手機銷售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休伯蒂(Katy Huberty)早前亦表示,蘋果潛在的VR、AR眼鏡等新產品,尚未反映於股價,維持蘋果股票的「買入」評級,並將蘋果股票目標價上調至200美元。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Daniel Ives)基於市場對iPhone 13的需求,對蘋果股票的給予「跑贏大市」的評級,認為單是蘋果的服務業務估值已達1.5萬億美元,預期蘋果股價仍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面對市場近期的不確定性,部分投資者視蘋果股票為避風港。這歸功於蘋果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以及龐大的現金流,可用於投資新產品、回購股票,並通過派發股息向股東返還資本,吸引投資者持續追捧。

首款iPhone以來 股價漲58倍

自2007年1月蘋果創辦人喬布斯發布首款iPhone以來,蘋果股價已暴漲約58倍,遠超標普500指數同期約2.3倍的升幅。喬布斯於2011年逝世後,蘋果在現任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的領導下,大幅增加串流音樂、影片等服務領域的收入,使蘋果對iPhone收入的依賴,由2018財年佔總收入60%以上,降至2021財年的52%左右。

蘋果股價近年持續強勢,在2018年8月成為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美國上市公司。2020年8月,蘋果市值又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直至今年初,市值在3年半內增長兩倍。此里程碑標誌蘋果股價自2021年初以來上漲41%,目前其預測市盈率超過31倍,較標普500指數高出42%。

分析師預計,消費者今年對iPhone的需求將保持強勁,目前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處於領先地位,且愈來愈多消費者訂購其服務。不過部分投資者憂慮,蘋果在擴大用戶群方面,以及其可以從每名用戶身上賺取更多收入的能力,可能已接近極限。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