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人行官媒:企業須防人民幣貶值風險

【明報專訊】去年中國貿易順差強勁,帶動人民幣匯率全年升值2.65%,不過昨日人民銀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昨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今年人民幣會面對與外國貨幣利差和經濟增長差距縮小,以及出口訂單被分流、資產價格風險外溢到中國等因素,會帶來貶值壓力,提醒進口企業和借用外債企業,需謹防匯率損失,有效對冲匯率風險,同時指出金融機構要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

指人民幣與外幣利差將縮小

市場預期,今年美國聯儲局將加息3次,甚至4次。內地《金融時報》稱,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定價和風險偏好,並未完全反映加息預期,一旦美國超預期大幅加息,勢必將推升美債收益率,縮小境內外利差,跨境資本可能從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流出,推動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美國今年經濟預期高於歐洲和日本,推動去年第四季美元指數越過96關口,創2020年7月以來高位,帶動其他發達經濟體貨幣和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貶值。

其他製造業國家出現新冠肺炎,帶動訂單轉向中國,貿易順差增加推動人民幣去年升值。不過文章表示,全球疫情在2022年可能逐步好轉,亞洲等全球主要的製造業基地、南美和中東等主要的原材料產地生產將繼續恢復,中國出口訂單可能被分流,出口增速回到常態。

疫情降溫訂單分流 出口或回常態

此外,文章亦提到,美股、石油、房地產去年大升,一旦全球金融市場因聯儲局加息,或估值回調出現波動,令投資者預期轉變,或增大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部分風險還可能通過新興經濟體資本流動等渠道外溢至中國,也可能增加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