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俄烏開戰 油價破百美元 道指早段挫逾800點 納指墮熊區

【明報專訊】在美國重申無意出兵烏克蘭之際,俄羅斯向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震動環球金融市場。道指開市跌逾800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跌約2%。標指進一步深入回調區,較1月紀錄高位跌逾一成。納指昨開市落入熊市區,較去年11月的高位下跌兩成。銀行股及科技股早段捱沽。泛歐Stoxx 600指數昨晚跌逾3%至52周低位。市場恐原油供應受阻,布蘭特期油昨升穿每桶100美元大關,高見每桶105.79美元。紐約期油亦曾升穿100美元大關,與布油齊創逾7年新高。

《金融時報》指出,由於缺乏投資,限制了油氣生產商提高產量的能力,使烏克蘭危機爆發後,能源價格升勢難以緩解。俄羅斯是全球第三大原油生產國,也是歐洲最重要的天然氣供應國。摩通全球能源策略主管馬利克(Christyan Malek)指出,備用產能正在下降,油市不得不重新定價。馬利克此前預期,油價將在次季升至每桶125美元。

歐洲天然氣批發價 一年飈逾450%

根據摩通計算,全球可在數周內投產的閒置原油產能,已降至每天280萬桶,遠低於以往作為緩衝所需的每天500萬桶水平。馬利克預計,即使烏克蘭危機不會影響俄羅斯的原油出口,油價仍會攀升,石油無可避免進入「超級周期」。

諮詢機構Rapidan Energy Group表示,供應中斷的風險,可能僅限於通過烏克蘭過境的石油和天然氣,這相當於每天25萬桶原油,以及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20%天然氣。但由於缺乏備用產能,在完全確定當地油氣供應不會受阻以前,油氣價格仍有上行壓力。

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在今年恢復至疫情爆發前的每天1億桶水平,但供應難以跟上。對歐洲來說,天然氣供應更為緊迫,因為其四成供應依賴俄羅斯。在荷蘭交付的天然氣期貨在早盤交易升逾30%,達到每兆瓦時116.5歐元。歐洲天然氣批發價格在過去一年已飈升450%以上。

美國政府官員向路透表示,由於擔心通脹影響到消費者,預計拜登政府不會針對俄羅斯的原油及精煉油行業實施中斷貿易的制裁。負責制定制裁俄羅斯政策的美國官員向彭博社稱,幾乎從一開始,許多人就認為制裁策略不能起阻嚇作用。

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一直受到美國主導的制裁,但未對其經濟造成持久傷害。彭博社指出,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所面臨的制裁,估計會導致該國GDP下降兩個百分點。美國國會1月研究報告指出,疫情及油價下跌對俄羅斯的傷害大於制裁措施。

研究:制裁推高油價 反利俄國

凱投宏觀研究報告指出,加大制裁可能會將油價推高至每桶140美元,反使俄羅斯受益;彭博預計,今次事件中,沙特阿拉伯、俄羅斯、阿聯酋等石油出口國最受惠,最大輸家將會是韓國、日本和印度等能源進口國。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