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馬泰陽:「疫」市樓價回調 買家積極尋寶

標籤:馬泰陽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持續肆虐,樓市大受影響,據土地註冊資料顯示,2月整體物業(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舖物業等)註冊量錄得3998宗,為2年來新低;當中,二手住宅註冊量錄得2584宗,同為逾2年新低;而一手住宅註冊量更錄得477宗,主要因為受疫情影響,各個發展商暫緩新盤推售,靠貨尾支撐大市。

疫情大爆發無疑窒礙難行樓市交投步伐,加上外圍不穩,令本港受到內外負面因素夾擊。然而,有危就有機,有部分投資者選擇套股換樓,加上《財政預算案》放寬按揭保險門檻,彷彿為樓市打一支強心針,令入市氣氛稍為回暖,部分業主態度亦開始軟化,部分單位議價空間擴大約2%至3%,吸引部分準買家於二手市場積極尋寶。

雖然美國聯儲局預告今個月將會加息四分之一厘,但本港銀行資金充裕,相信本港不會即時跟隨加息步伐,加上加息幅度亦較市場原本估計的半厘為小,因此對本港的樓市來說,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

事實上,經歷逾2年的抗疫,過去樓價在疲情的衝擊下仍錄得升幅,可見樓市相當硬淨。筆者認為,待疫情緩和後,發展商將重新部署推銷計劃,市場購買力會得到釋放;同時,受惠按保放寬上調至1200萬元物業,相信過往無法承做高成數按揭的準買家,亦會重投市場。

特區政府宣布將會推行全民檢測,若措施奏效助疫情早日清零,讓各行各業回復正常運作,經濟重返正軌,對樓市利多於弊。2022年首季樓市交投會有所回落,一手銷售量預料達2200伙。今年首季在疫情拖累下,相信二手樓價將會出現輕微調整,料調整幅度不多於5%。

香港置業營運總監及九龍區董事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馬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