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冠疫情窒礙全球芯片供應,拖累汽車等企業交付及盈利表現。吉利汽車(0175)昨午公布,去年純利48.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倒退12%(見表),差過預期的62.9億元;集團管理層將跌幅歸咎芯片供應短缺。摩根士丹利報告表示,集團淨利潤遠遜預期,主要還受去年支付高達12億元股票薪酬,以及加大營運成本所致。集團擬派末期股息每股0.21港元,按年多5%。
吉利昨日績前股價曾升6%,績後升幅收窄至1.5%,報11.76元。截至去年12月底止,集團全年收入錄1016.1億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020.7億元,按年跌10%。
集團稱,去年業績表現低於管理層預期,主要由於年內全球芯片供應短缺。不過大摩稱,集團去年「以股份付款 」按年急增295倍至12.13億元,主要是以股票作薪酬支付予員工,加上發展新能源汽車成本增加、導致營運成本升至140億元,拖累集團去年淨利潤遠差於預期。
去年吉利銷量不達標,集團預期今年銷售目標為165萬輛,按年提升8%,其中去年底開始有車款交付的電動車品牌「極氪」銷量料達7萬輛。撇除收購成本,今年資本開支預算為92億元;另集團目前並無有關在國際資本市場集資的具體計劃或時間表。集團去年資本開支61億元,同樣未及原先目標,今年目標為92億元。
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極氪智能科技行政總裁安聰慧於業績會稱,集團對今年銷售非常有信心,其中極氪計劃未來3年、每年推出兩款明星車款,集團亦會加大軟件研發投入。他續稱,極氪訂單超預期,但芯片供應仍為最大挑戰,料今年首季情况仍然嚴峻,並至第二季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