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上市商會籲設科技板 吸高增長企業 GEM問題多寧從頭做起 倡棄盈利要求簡化審批

【明報專訊】中美監管風暴愈演愈烈,或掀起中概股「退市潮」。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嘉彰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中資公司改在本港上市,惟部分科技公司仍處成長階段,未達主板上市門檻,GEM(前稱創業板)亦難吸引企業掛牌,形成上市「缺口」,提議參考美國納斯達克另設科技板,專門吸納高增長公司,尤其在半導體、SaaS(軟件即服務)、機械人、自動化等領域,並大幅簡化上市審批,定位上更應與主板看齊,避免讓企業及投資者有「次板」感覺。

明報記者 葉翠

去年GEM陷入僅1家公司上市的窘境,港交所(0388)早前透露年內會檢討其現行制度。不過,梁嘉彰指出,GEM現時充斥一堆經常炒作的公司,能否幫助中小企集資成疑,難再吸引機構投資者。她坦言,GEM的問題由來已久,難以短時間內解決,與其把有前景的科企加入充斥問題的環境,倒不如從頭由「白紙」開始。商會總幹事黃明偉則稱,目前GEM涵蓋所有行業如建築股、飲食股等,缺乏特色,難以吸引科企上市。事實上,以半導體相關產業為例,其市場規模不斷增長(見圖)。

料初期中資佔多數 「土炮」其後加入

梁嘉彰表示,香港可參考現時對「B股」(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做法,擴展至允許未盈利科技公司上市,並以「披露為本」在基礎審核,因當中所涉技術或市場價值難被外行人理解,監管機構應「唔再好似父母咁(看管)」,才能令資本市場百花齊放。她又估計,倘若成事,初期雖然由中企佔大多數,但其後或出現更多「土炮」,「幾年前冇人估到會有本地初創DayDayCook(日日煮)、GoGoVan(現稱GOGOX)嘅出現。」

她指出,納斯達克多以「收入乘數(revenue multiple)」代替盈利測試,科企往往需要不斷投入研發及業務上,以致初期盈利未必能交出好成績,但不代表企業不會有好前景,而不少機構投資者亦願意投資在處於較前期發展的公司,以提高投資回報;監管機構可考慮另設上市顧問,或初期僅供專業投資者買賣等措施,保護投資者。

可考慮設上市顧問限專業投資者 保護投資者

創業板由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被認為「搞唔起」,梁嘉彰認為,單以GEM經驗來斷定其他分板也會失敗未免不公平,又指當年尖端科技公司不多,而現時中美緊張關係難以突破,許多內地科技巨擘需要集資渠道,是香港吸納科企的好時機。梁嘉彰認為接納哪一種方式只是形式上的分別,最重要社會先有共識要抓緊科技股趨勢,採用哪種方式仍可再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