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惠油價上升及產量增長,中海油(0883)去年盈利達到創新高的703.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多賺1.8倍,但仍然遜市場預期的740億元,而且集團決定在A股上市前不派去年度的末期股息,以免影響A股發行進度。不過集團同時承諾,在完成A股上市後盡快公布特別股息方案,將原擬派發的2021年末期股息和香港上市20周年特別股息合併宣派。而中證監昨同時宣布,核准中海油的A股發行計劃。
集團昨日再重申1月時許下的承諾,即未來3年派息率不低於40%,且全年股息絕對值不低於每股0.7港元,並會擇機回購。中海油昨日績前報11.12港元,升1.83%。
去年油氣價格上升,集團實現油價為每桶67.89美元,按年急升65.7%,達到近年高位(見圖),石油銷量則按年升8.4%至4.405億桶。連同天然氣,整體銷量按年增9.2%至5.521億桶油當量,油氣銷售收入因而大漲59%至2221.25億元。
集團首席執行官徐可強表示,俄烏局勢令油價持續走高,每天波動大,估計今年油價仍會在高位運行,集團會把握好有利時機做好營收。
不過徐可強指出,未來幾年的成本面對較大壓力,集團須做好成本管控,以讓集團無論在油價高低均可以掌握優勢及抵禦風險。去年集團總費用同時上升26.2%,當中作業費用按年增15.4%至279.85億元,桶油作業費為7.83美元,按年升13.5%,以人民幣計按年上升6.1%,集團解釋主要是新油田投產及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影響。為捕捉油價上升的機會,集團加快增加石油儲備,加大新區勘探,因此去年勘探費用達117.02億元,按年增1.1倍。
集團董事長汪東進稱,集團今年計劃進行900億至1000億元資本開支,為史上最多,擬用作加大勘探力度,並有意將自產天然氣的比例,由去年度的25%提高至30%至35%。為配合能源轉型,集團會擴展海上風電及天然氣一體化電力供應體系。去年集團首個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
另外,「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成功投產、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建設穩步推進,將助力集團天然氣產量佔比進一步提升。目前中海油在俄羅斯投資一個項目,是擁有「北極2」項目10%股權,汪東進指項目處於早期建設階段,目前營運平穩。他認為當前局勢不確定因素多,要討論退出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