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日撰文表示,本港銀行業近年勇於創新,積極發展金融科技,透過數碼渠道為客戶提供不同形式、別具創意的服務和產品。當局重視銀行消費者保障,未來重點包括針對一些新服務模式(如「先買後付」)制訂保障措施。
金管局已經與業界展開新一輪的《銀行營運守則》檢討工作,參考世界各地在數碼領域上落實二十國集團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保障金融服務消費者的高層次原則》,就數碼銀行服務包括信息披露、客戶財務管理以至爭議處理等多方面,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確保措施與最新國際趨勢和最佳做法一致。
另外,金管局了解到有香港市民在內地開立的銀行帳戶可能因各種原因而變成不動戶或被暫停使用,更因疫情未能親身前往內地銀行重新啟動銀行帳戶;金管局已與本港銀行業界溝通,鼓勵相關香港銀行協助市民透過不同方式重新啟動內地銀行帳戶,包括應用金融科技。
文章提到,銀行界把握科技迅速發展帶來的機遇,以轉數快為例,推出短短3年多,登記總數於上月突破1000萬,今年3月日均處理的即時交易達83.1萬宗,涉及金額63億港元及2億元人民幣,指未來轉數快的應用還會進一步擴闊(見表)。
另外,數碼渠道成為開戶焦點。8間虛擬銀行在2020年間陸續正式開業,至2021年底,已合共開立超過120萬個戶口。計及所有零售銀行,單就去年上半年,透過數碼渠道開立的個人戶口佔所有新開個人戶口的39%,遠高於2019年的17%。而中小企以數碼渠道開立銀行戶口的比率,增幅更為顯著,由2019年全年的僅佔1%,急升至去年上半年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