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物管股東原仁知 靠收購壯大規模 依賴第三方收入 毛利較低待改善

【明報專訊】近大半年因內房股的積弱,連帶一眾「兒女」——物管股的表現亦乏善足陳,惟上月底掛牌的物管企業力高健康(2370)表現亮麗,上市至今累升近倍,為上周在港招股的同業東原仁知服務(2352)打了強心針。東原仁知近年透過多番收購,令集團規模迅速擴大,惟集團毛利率偏低,有待改善。

撰文:旻晞

來自重慶的東原仁知,上周五剛完成招股,本周五掛牌,獨家保薦人為國泰君安國際。和大部分物管企業相同,東原仁知背後亦有地產發展商作大股東。集團從A股廸馬集團(600565)分拆,業務發展早期主要依靠承接廸馬旗下子公司東原地產的物管項目。招股書根據中指研究院的資料顯示,綜合實力而言,東原仁知於「2021年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位列第20名,排名較2019年提升10位,可見集團近年發展迅速。

截至去年底,集團有325個在管物業項目,包括住宅及非住宅項目,如停車場、商業物業、醫院、政府樓字及學校等,覆蓋16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共51個城市,主要集中於中國西南及華東地區。總在管建築面積約2820萬平方米,相對龍企物管企業逾億平米方的在管面積,東原仁知可歸納為中小型物管企業。

同業力高健康掛牌表現佳

近年東原仁知積極透過收購以壯大在管物業規模,如往績期間,先後收購湖北中禾、重慶盛都、皆斯內上海及廣西盛康等。令截至去年底,集團來自獨立第三方的在管物業面積,便由2019年的23%增至去年的50%。

從業績可反映,集團透過併購成為近年收入急速增長的主因。如去年集團收入增長55.6%,當中來自收購公司所得收益增長逾8.44倍,而本身業務收益增長僅為30.1%。同時獨立第三方物業能提供更高的收入規模,這從獨立第三方物業雖佔集團五成在管面積,卻為集團貢獻70%收入及64%毛利可見一斑。另外,獨立第三方物業收入來源亦較多元化,包括毛利率較高的物業代理業務(毛利率25.7%)、公共資源管理服務(毛利率53.8%)等。

受社區增值服務減拖累 毛利率未能「破3」

集團目前收入主要分為物業管理服務、社區增值服務及非業主增值服務,分別佔集團總收入52.7%、24%及23.3%,以物管企業來說屬較為平均。

不過集團毛利率仍未能「破3」,過去3年一直徘徊於23%至26%左右。而去年集團毛利率更錄得下跌,主要因為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減少,這包括去年內地物業銷售放緩,令集團於物業銷售毛利減少;及錄得開發及其他一次過開支,包括重慶物業管理的多項場地設施翻修等。

東原仁知集資所得用途,65%用作戰略收購,可見集團上市後仍將以併購作為主要發展策略。惟併購有得亦有失,集團以往多宗收購,都錄得涉及收購相關的無形資產減值損失,如去年集團金融資產減值虧損便錄得352萬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68倍。

歷史市盈率5至6.4倍 定價較同業折讓

從招股價計,集團目前歷史市盈率介乎5至6.4倍,相對於早前上市、規模相若的的力高健康定價約20倍市盈率,顯然有折讓。市場消息稱,截至上周五傍晚,東原仁知公開部分錄得1.72倍超額認購,反應雖未算熱烈,但已較力高的超額0.99倍為佳。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新股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