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股債匯齊挫 恒指大跌失2萬關 余偉文撰文預警 外匯基金料受「三重打擊」

【明報專訊】環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股、債、匯齊挫的景况。承接上周五美股急挫,恒指昨日低開354點後愈跌愈有,收市跌769點,失守2萬點大關(見另稿)。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撰文預警,外匯基金將陷入股、債、匯「三重打擊」的艱難局面(表1),短期表現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金管局上一次預警外匯基金陷入三重打擊,正值2015年底該基金創下歷來最差單季表現之時。

指股市估值高 對壞消息敏感

余偉文昨日在《匯思》撰文指出,受制於疫情反覆、通脹加劇,以及主要央行政策轉向等多個不明朗因素,踏入2022年,投資者管理資產時如履薄冰,而俄烏局勢引發地緣政治危機升溫,終成市場「最後一根稻草」,觸發了股票、債券、外匯市場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股市方面,高企的估值令股市對壞消息更為敏感,稍有風吹草動,投資者便會大舉拋售股票避險;例如3月份恒指便曾在一周內出現幾千點上落的場面。

遇央行收水 債價不升反跌

據過往投資經驗,在股市下跌時,債券是投資者常用的避險工具。然而余偉文指出,今年首季市場卻打破慣例,罕有地出現「股債齊落」,在通脹壓力及央行收水的預期下,環球主要國債被拋售,令債券價格大幅下跌。

外匯方面,年初至今美元趨強,使非美元資產以美元計價時出現帳面匯兌損失。事實上,即使是與美元掛鈎的港元,昨日亦低見7.8475,是逾兩年半低位。文章又指,若接下來美國相對於其他經濟體加快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令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繼續走強,外匯基金將可能陷入股、債、匯「三重打擊」的艱難局面。

雖然文章說股債齊落是罕有情况,但其實余偉文在2015年10月亦曾撰文就外匯基金的表現作出預警,當時同樣使用「三重打擊」的字眼,亦同樣以「罕見」形容股、債、匯同時受挫的情况。在當年的文章刊出後不久,金管局隨即宣布當年第三季外匯基金錄逾600億元投資虧損。

2015年預告「三重打擊」後

外匯基金公布單季蝕600億

余偉文昨日亦警告,由於市况異常波動,外匯基金與其他投資者一樣難以獨善其身,短期表現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金管局料於5月3日公布外匯基金首季表現。

不過余偉文表示,外匯基金已因應市况變化,適時適量地調整資產配置,並作出適當的防禦部署。具體而言有4項部署(表2),第一是增加了現金和浮動利率債券的比例。第二是適當地調整非美元資產帶來的外匯風險。

第三是通過持有抵禦通脹的投資產品,以及加大「長期增長組合」下的另類投資(包括房地產及基建投資等實物資產),令投資組合更多元化,更有效地分散風險。最後,當局表示會繼續提高資產組合的流動性,確保有需要時能迅速提供資金維持香港的貨幣及金融穩定,及配合政府提取財政儲備存款以應對疫情。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