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筆者兩星期前在本欄發表題為「全家總動員認購綠債」的文章瀏覽量不錯,看來在港股反覆偏軟的市况下,讀者對相對保本及可提供穩定派息的投資工具頗感興趣,本着「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今日再介紹另一隻收息投資——iShare安碩短期中國政策銀行債券ETF(3125),筆者在未來一周料會收到錦江資本私有化後寄到家中的支票,部分資金便擬用來買入該ETF收息。
iShares安碩短期中國政策銀行債券ETF旨在追蹤一隻由在中國內地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6個月至3年期政策銀行債券組成的指數「富時中國政策銀行債券6個月-3年指數」,管理費0.2%。根據截至3月底基金報告,其債券組合平均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為2.46%,有效期限為1.55年,按筆者的理解,當時若投資該基金的話,合理期望便是未來1.55年每年平均可收到2.46厘利息。
所謂的政策銀行,主要是指由政府創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具有特殊融資原則、不以盈利為目標(但可能會有盈利)的金融機構,中國、美國、日本及韓國均有此類銀行,中國的政策銀行則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等等。
根據筆者的理解,中國政策銀行所發行的債券,與中國國債差別不大,基本上沒有違約風險,在此情况下,每年平均收到2.46厘利息,回報應該比本地銀行港元活期或定期存款吸引。
至於目前港人投資中國政策銀行債券的其中一個風險是人民幣貶值,例如在岸價昨日貶值約1%,迫近6.8,屬2020年9月以來低位,iShare安碩短期中國政策銀行債券ETF價格昨日也下跌約0.9%,收報58.88元。
筆者早前也曾持有一些人民幣,上季已在高位悉數沽出,人民幣匯價本季以來貶值逾6%後,筆者認為已反映不少負面因素,不預期人民幣再有大幅貶值的空間,冀人民幣匯價在現水平轉趨穩定;事實上,現時投資iShares安碩短期中國政策銀行債券ETF所面對的匯率風險,肯定比本季開始時、一個多月前低。
根據iShares安碩網站資料,截至昨晚11時半iShares安碩短期中國政策銀行債券ETF每單位估計資產淨值為58.97元,換言之,以昨日收市價58.88元計,較估計資產淨值略有折讓。
美中不足的是,iShare安碩短期中國政策銀行債券ETF於去年10月21日始上市,至今不算受市場歡迎,成交額偏低,買賣差價亦較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