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實際操作有別傳統券商 料合規成本增

標籤:經濟

【明報專訊】隨着本港將於今年落實向「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為基金業界擴闊投資產品門類邁出新一步。德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柏維表示,目前業界實際從事虛擬資產相關服務的各項細節,例如合規成本、稅務問題等,仍待研究及討論。至於日後是否將虛擬資產基擴闊至讓零售投資者參與,他認為視乎市場取態及買賣是否更普遍而定。

黃柏維提醒,業界在申請虛擬資產相關牌照後,因在虛幣估值、託管、接入交易平台、內部監控等操作,均與傳統證券行不同,因此合規成本可能會增加。

會否失稅務寬免 有待研究

他指稅務局處理評稅時,只給予證券投資稅務寬免,與證監將虛擬資產歸類作證券看待的做法並非一致,將來評稅時會否失卻稅務寬免,有待稅務顧問與稅務局研究跟進。

在探索虛擬資產基金將來的發展空間方面,黃柏維稱:「將來香港會否仿效外國,容許銀行設定自己的錢包,用作管理客戶的資產,將是業界下一步討論的方向。」

至於虛擬資產基金日後能否讓零售投資者參與,他認為很視乎市場取態及買賣虛擬資產活動是否更為普遍,但他認為,過分講究投資者保障,對市場發展或會帶來影響,如何取得平衡仍待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