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聯匯已優化 抵禦風險能力增

【明報專訊】1997年10月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本港期間,以索羅斯為首等外資押注本港聯匯失守、港元與美元脫鈎後匯價大跌,因此大舉沽空港元,當時金管局為了對付這些炒家,曾將隔夜拆息挾高至300厘以增加借貨沽空港元的成本,但如此高息也令股市及樓市大跌,造就了炒家同時沽空港元及港股,藉兩邊操控來賺取巨額利潤,直至1998年7月港府斥千億元入市、同時買港股及港匯擊退炒家,亞洲金融風暴才開始告一段落。

陶冬表示,現時本港聯匯制度已優化,堵塞了當年出現的漏洞,炒家難以再藉着股市和貨幣市場的互動來賺錢,而且目前中資銀行在本港市場佔有率已明顯上升,令外資沽空港元的成本、風險比當年高很多,「外資今日仍要來沽空港元的話,假如中資銀行突然有一天全部不借港元出去,沽空港元的外資可能便會被挾倉」。

國家重視港金融穩定 料全力捍聯匯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國家現在要求穩定,這包括政治上的穩定、經濟上的穩定、金融上的穩定、社會上的穩定,這國家意志不要低估,那麼要是再發生港元受到攻擊的話,這個攻擊就便相等於對國家的攻擊,國家料會盡全力來回應這件事情。」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