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纏繞滴滴出行逾一年的審查風波,原以為上月遭國家網信辦重罰80億元人民幣後,便會「雨過天晴」。英國《金融時報》昨引述4名滴滴員工表示,公司管理層憂慮或有額外罰款,認為需要引入國企股東「保平安」,才能徹底擺脫監管風險,重獲內地監管部門信任。據報,滴滴沒有回應。
報道又指出,由於內地監管部門對滴滴的調查暫未完結,故仍未開始滴滴App的新客戶及司機註冊;至於滴滴出行在網約車平台的龍頭地位,其市佔率亦漸漸被國企中國一汽、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等有份投資的T3出行,以及吉利汽車 (0175) 旗下的曹操出行所佔據。據滴滴內部人士表示,相信滴滴App會重新上架,但暫未有清晰的時間表。
滴滴自去年赴美上市以後,隨即掀起監管風暴。滴滴上月遭網信辦巨額罰款,有關部門刻意批評公司惡意逃避監管問題,疑與滴滴「先斬後奏」無視中國當局反對赴美上市有關。當時市場估計,是次重罰有望加快滴滴App重新上架,並為重啟在港上市鋪路。
另外,早於今年5月、滴滴正式除牌前,已有外媒引述消息指出,國企中國一汽有意收購大量滴滴股權,不但一躍成為大股東,更意味滴滴最終或會收歸國有。據報,消息人士曾承諾會幫助滴滴解決與數據安全相關問題,為香港上市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