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對於傳統的資本市場來說,量化交易早已不是新鮮事。根據GreySpark在交易商經紀的研究,在外國,量化交易已佔據股票市場總成交量的七成以上。那麼在數碼資產市場,量化交易又是否能佔一席之位?它的優勢和缺點又會是什麼?
什麼是量化交易?與程式交易又有何不同?量化交易(quantitative trading)是指透過使用數學和統計模型,研究大量的數據資料,嘗試在目標資產價格的變動因素中找規律。得出結論後,便可利用歷史數據做回測,驗證策略是否可行。量化交易和程式交易的關係千絲萬縷,但並不存在必然的關係。程式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是指透過把交易策略的邏輯和參數輸入到既定的程序,系統自動生成及執行交易指令的交易行為。
兩者需要的資料大有不同,量化交易主要依靠資產的原始交易數據(OHLC)去研究,而程式交易大多依靠現有的技術指標和圖表形態量制定策略。量化交易不一定使用程式交易,程式交易也不一定存在量化分析過程。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接下來所指的量化交易均是用程式交易的。
關於加密貨幣市場,目前的量化交易策略按照風險程度可以大致分為低風險套利和趨勢套利。前者的難度隨着市場的發展不斷增加,較為人所知的策略例如「搬磚套利」(cross-exchange arbitrage),利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價差套利,其利潤空間相比幾年前已下降一倍有多。話雖如此,仍有一些低風險套利策略,例如三角套利(triangular arbitrage) 和做市策略(market making)等透過高頻交易尚有利潤空間。後者的利潤空間更大但同時伴隨着更高的風險,透過量化分析價格的變動因素而制定交易決定,而策略的表現非常取決於風險控制系統。
相對傳統資本市場,幣圈還算是新興市場。市場的投資者相對較少,並以散戶為主。在交易量較小和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會帶來更高的波動率,加上幣圈眾多交易所的特性,產生了相對地多的量化套利的機會。除此之外,由於大多幣圈投資者的投資經驗較少,情緒主導的交易情況常見。使用量化模型尋找規律的難度相對較低,配合程式交易更可以減少投資者情緒波動對已制定的交易策略的影響。效率方面,幣圈是24小時交易的,量化交易可以24小時無間斷地執行策略,隨時捕捉交易機會。
雖然說新興市場有更多波動的套利機會,但其缺點也不容忽視。根據CryptoCompare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研究,Binance目前在現貨市場的交易量已佔約五成,因此市面上擁有足夠流動性進行低風險套利的交易所並不多。
另外,由於交易量較小,流動性不足,滑價(slippage)所產生的成本也會相對地高,這個情況在小市值幣的情況甚為嚴重。除此之外,由於可追溯的市場數據年份有限,交易量在過往也相對地小,要透過數據分析制定一個長期穩定盈利的非零風險策略甚至比傳統市場的難。最後,正如本會過往曾提及過的交易所監管不足問題,投資者有機會面臨小型交易所倒閉的風險,因此在選擇交易所時須考慮違約風險。
綜觀而言,新興市場固然有其利弊,但以目前的成交量和流動性來說,尚不足以吸引大量大型量化機構進場。但隨着近年大型投資者增加的速度,現在下定論還是言之尚早。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