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加密貨幣市場一片紅海,不少人認為NFT、元宇宙、Web3等都是噱頭而已。其實數碼資產背後的技術──區塊鏈,早已在港推行數載,有其發展及潛力。早於2016年,應科院已率先與中銀香港合作,將物業估值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按揭貸款審批系統,並完成了首宗區塊鏈物業估值。兩年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和知識產權署、公司註冊處、環保署及衞生署,分別在公共服務應用方面展開區塊鏈試點項目。涵蓋範圍包括商標轉讓、優化環評報告的編制程序、提升醫藥製品的追溯性及管理,以及提供註冊文件存檔電子監察服務等。此外,金管局、資科辦、保險業聯會及大學聯合電腦中心亦陸續同年起推行多個項目,以提高貿易效率、方便市民由「粵康碼」或「澳康碼」轉碼至入境香港的「回港易」、核實汽車保單真偽及大專學生電子學歷證明。
全年創科撥款逾70億 區塊鏈項目不足1%
2019年中成立的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鼓勵政府部門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以改善公共服務。其網站顯示,現時尋找創科解決方案的政府部門僅有3個區塊鏈相關服務需求;而解決方案供應商則有14個,涵蓋教育、建築、法律及保安、工商業等超過20個應用領域,反映本港在不同行業都有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能力,但公共服務整體需求仍然較淡。
現時本港主要資助創科發展的4個基金,分別由創新科技署、科技園和數碼港來管理,合共提供超過70億元資助。去年,創新科技署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核准的8505個項目當中,區塊鏈及分佈式分類帳技術相關的項目只有17個(15個為政府資助機構項目,兩個為私營企業項目),核准金額逾5400萬元,佔該基金年度撥款之1.4%。
今年初,本港有59間區塊鏈或加密貨幣相關初創公司,佔金融科技界初創公司總數接近四分一。但私營企業相關項目在上述基金資助比例卻佔不足1%,可見技術應用場景還有很大發揮空間。
現時獲持續進修基金或僱員再培訓局認可的區塊鏈課程,對申請人的相關學歷及工作經驗均有一定要求。若年輕人有志投身創科行業但無相關學歷,只能依循需時較長的傳統培訓流程,才能逐步得到認可資格。
此外,現有課程未滿足行業實際需求,如區塊鏈課程只覆蓋應用層面的理論知識;編程類課程無涵蓋最新區塊鏈技術可用範圍等。導致出現學員具創新概念但技術層面能力不足,或擁有編程技術但無法將項目商業化的尷尬情况。從本會上屆黑客松(Hackathon)年紀最小的兩位14歲參賽者經驗得知,他們的編程技術只耗時數月從網上自學,但對技術的認知及應用程度並不遜高等教育學生。換言之年齡及教育程度不應成為學習區塊鏈技術阻力。
政府提供多項實習及獎學金,又撥款7億元推動中小學IT學習。若能擴展至區塊鏈及數碼資產,鼓勵籌辦技術與應用兼備的工作坊及比賽等,讓本港學生從更多渠道從小接受全面培訓,將興趣發展成專業,長遠有助培育出更多本地創科界人才。
政府可借鏡海內外服務供應商的現有技術及公共項目經驗,為各部門提高管理效率。例如:
.招聘:設立平台讓求職者提供資料及資歷認證,並允許相關部門在申請者同意下查核;
.活動統籌:通過技術應用,免卻提交紙本文件,減低人手輸入資料成本;
.撥款:以智能合約批出合資格撥款,同時追蹤款項的流向與使用;
.物業轉讓:在區塊鏈上申請按揭貸款和管理數碼身分,使交易流程更簡便。
總結以上各點,透過在不同範疇推行區塊鏈應用,均可為政府帶來正面效益。但顧及新技術曾為過去項目帶來挑戰,例如效能未必較傳統技術高和系統維護較複雜。因此推行時,不應旨在取代現有技術,反而是互補不足,為系統增值。特別在如今公務員流失率上升之際,適當使用區塊鏈技術有助紓緩人手緊張壓力,維持甚至提高部門服務質素,從多方面將香港變成一個便民利民的智慧城市。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