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聯泰集團陳亨利:善用科研助港再工業化

【明報專訊】聯泰集團副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陳亨利指出,本港在全球紡織市場中,於產品研發及品牌管理上具備競爭優勢,因此建議業界善用本港大學的科研成果,在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做大規模商業化生產,並且幫助內地以及全球品牌拓展亞洲消費市場,由此在成衣生產領域實現再工業化。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2022 年度「香港青年工業家獎」暨「傑出工業家獎」頒獎典禮於上周四舉行,當中,92歲的聯泰集團創始人兼主席陳守仁是「傑出工業家獎」兩名得獎者之一,由於他年事已高,分享得獎感受及接受傳媒訪問均由兒子、聯泰集團副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陳亨利作為代表。

聯泰集團現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成衣生產商,為多家著名國際服裝及時尚包袋品牌,提供製造及供應鏈服務,據陳亨利表示,目前集團在內地及東南亞多個國家均有生產基地,內地工廠往往負責快速交貨、高增值的訂單;而在東南亞多國設廠,例如在菲律賓便已設廠多年,原因之一是希望快速交貨,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籲往大灣區大規模生產

本港近年致力推動「再工業化」,被問及根據聯泰集團的發展經驗,就此對政府有何建議,陳亨利首先指出,其實成衣生產亦是高科技行業,生產商須不斷研發及採用新的材料,例如以前冬天要穿著厚衣才能保暖,現時穿著很薄的衫已可保暖,這些都是高科技的產品,而本港在科研領域向來具備優勢,例如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在成衣生產的科研便享譽全球,每年獲獎眾多,未來可以在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就此做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如何將本港科研成果落地,除了需要我們工業家努力,新一屆政府對此也很重視,設立了工業專員,由他來協調不同部門來幫助我們工業界」。

伙內地品牌向外闖

陳亨利希望,在幾個月後,本港與內地在恢復正常通關方面將迎來好消息,屆時本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在人流、物流、資金流及資訊流方面可以聯繫得更好,有利本港實現「再工業化」。

至於本港「再工業化」的另一方向,陳亨利認為,是發展品牌,而在服裝行業,品牌的增值是最大的,「本港不止要發展本土服裝品牌,也要引吸引內地品牌以本港作為中心去發展東南亞及國際市場,亦要爭取全世界的品牌利用本港此平台作產品研發」。

陳亨利舉例,聯泰集團近兩、三年便與內地最大運動服裝品牌安踏(2020)合作「併船出海」,組成各佔50%權益的聯營公司,進軍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三個東南亞國家的消費市場,至今表現亦十分理想,「內地企業有很好的品牌、產品性價比亦很高、有競爭力,到東南亞發展很適合,這也反映國家綜合國力的上升;而我們早於三四十年前已在東南亞設廠,在多個國家曾僱用數萬名員工,與當地政府官員熟絡,所以近年與安踏併船出海、強強聯手,便由我們負責選址開店、銷售渠道及品牌推廣,過程中亦採用很多大數據科技,並且會進行研發,為當地客戶度身訂做產品,特別是東南亞天氣較熱、夏天的時間較長,需要有特定產品更好地適應市場」。

亞洲中產崛起 消費潛力大

除了現已進軍的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市場外,陳亨利透露,聯泰集團與安踏未來會繼續合作發展其他東盟國家的市場,「我們打算在東盟10國均建立零售網絡,只不過暫時選了三個國家開始而已」。

陳亨利總結,期待與其他內地品牌也一起併船出海、進軍東盟10國消費市場,也考慮與東南亞品牌合作、拓展內地市場,屆時同樣也會以本港作為研發產品及品牌管理的基地,「亞洲人口向來眾多,中產階級亦開始增加,這樣龐大的消費市場,是我們香港廠家應該去發展的地方,我們相信未來的世紀是亞洲的世紀,問題是我們如何將亞洲企業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聯繫起來而已」。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